“还我河山——从国民革命到抗日救亡”展览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
近日,在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展出的“还我河山——从国民革命到抗日救亡”展览中,一份珍贵的抗战歌曲手稿影印版引发关注。这是由爱国将领陈铭枢作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作曲的《民族精神》完整词谱。此次主办方不仅首次公开其影印件,还通过钢琴弹奏,让观众得以聆听这段尘封的抗战之声。
《民族精神》创作于1938年,是冼星海专门为粤军将士抗战所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有其完整词谱手稿。
“几大就几大,大家顶硬上,疏兰,尽地一煲,尽地一煲,嘀嗒,嘀嗒(鼓声),挟山超海虽笑诋,死命相拼奈我何!珠江水长,五岭山高,我们靠着哪?只要吐口气,天也撞破,撞破,撞破……”
歌曲共分五段。歌词中“几大就几大,大家顶硬上”等充满粤语俚语的表达,生动展现了将士们同仇敌忾、誓死抗敌的决心。
“尽地一煲”意为将最后赌注全压上、与敌人同归于尽,真实反映了战场上的惨烈情景与将士们的无畏气概。
歌词第五段以“全人类,全人类,乐陶陶,乐陶陶”收尾,既寄托了陈铭枢与冼星海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更彰显了他们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展览策展人吴张迪表示,这首歌只有用粤语演唱,才能尽显其中的力量与气势。方言的“接地气”让这份抗日决心的表达更为震撼。
《民族精神》的背后,是一段浴血奋战的抗战史。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时任京沪卫戍司令官的陈铭枢力主抗日,支持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其在给十九路军的电文中明确表示“此时唯有准备最光荣之牺牲,切不可轻做退后之辱”。十九路军经近四十日的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军“四小时占领上海”的狂言,沉重打击了侵略者气焰,鼓舞了全国抗日斗志。
如今,《民族精神》手稿影印版不仅让这首承载着民族气节的歌曲重见天日,更通过音符与文字,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与先辈们的爱国情怀,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中共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出品)
文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束维
编辑 | 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