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效能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面对低效用地这一痛点,高明区荷城街道以工业园区整治提升为总抓手,系统重构低效产业用地治理逻辑,将环境整治、效益提升、企业转型三大目标有机耦合,探索出一条“以园区升级撬动用地增效,以产业进阶反哺空间品质”的良性循环再生路径。
科力机械车间D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动能新生 政企协力重构产业空间
在佛山市高明科力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力机械”)厂区内,车间D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进行,这座总建筑面积6652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预计本月全面建成投产。
科力机械成立于2003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智能包装机械研发制造,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在行业细分领域名列前茅。2017年,企业规划的自动化生产线扩建项目因市场波动被迫搁置;受限于原有厂房规模及布局,整体产出与土地利用效益逐渐落后于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属于开发利用和产出低效企业。
转机出现在2024年。荷城街道启动低效产业用地整治,坚持“企业自愿、分类推进”,精准识别整治对象。经深入走访、反复沟通,街道协助企业厘清低效原因,提出“原址扩建+智能制造”提升方案,推动科力机械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与此同时,科力机械积极响应荷城街道低效产业用地整治工作部署,主动申报厂区车间D建设项目。
政府“全流程陪跑”更让企业吃下定心丸:荷城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秉承“靠前服务、全程协助”理念,主动上门对接企业扩建需求,从前期方案设计、图纸审核,到资料准备、报建申报等关键环节,荷城街道逐一提供指导和协助,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加快落地建设,这种贴心的“保姆” 式服务,彻底打消了企业的顾虑。
2024年8月,项目取得施工许可,将新建标准化厂房一栋,配套增设自动化装配流水线及数控加工中心,致力于提升精密制造能力。通过本次整治,预计企业实现亩均产值和税收提升40%以上。科力机械的蝶变带动园区内另2家企业启动厂房改造和产线升级,示范效应显现。
全域生长 荷城系统激活低效用地
科力机械的蝶变是荷城系统性破解低效用地困局的缩影。今年以来,荷城以园区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创新将环境整治、空间增效、产业转型三大目标整体推进,构建全链条、闭环式低效用地激活体系。
一方面,荷城依托整治契机,全域化、穿透式梳理整治片区低效用地现状。通过“园区拉网式排查+重点片区逐宗核查”,实现整治对象底数清、分类明;建立街道低效用地数据库,推动“问题图斑”动态更新、实时监测。
另一方面,荷城分类制定处置路径,推动“腾、改、转”并举,形成盘活存量的完整闭环。对具备发展潜力的企业,鼓励其原址改扩建、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对确属落后产能的企业,推动整合退出,为优质项目腾出空间;对园区内腾退地块,通过连片整备统筹招商,提升整体产业承载力。
政企协同,双向奔赴。荷城积极推动企业响应跟进,在整治过程中,荷城通过现场督导、上门服务、政策宣传等方式不断传导压力与动力,带动企业主动参与,有效激发了企业主体意识,主动谋划自身升级路径。政企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协同提效,逐步形成“整治一片、带动一片、提升一片”的良好局面。
统计显示,过去三年荷城累计盘活低效用地上百宗,治理效能加速释放。下一步,荷城将以园区整治为抓手,聚焦智能装备产业园等重点片区,统筹项目落地与低效用地改造,推动园区综合品质与产业价值双跃升。
产业空间焕新不仅是物理重塑,更是产业基因进化。荷城把土地、产业、环境视为有机生命体:园区整治重塑筋骨,用地提效畅通血脉,企业转型注入创新基因。三者循环滋养,让沉寂土地持续焕发新生机。
文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玉冰 通讯员荷宣
编辑 | 谭凯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