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迎来了首个“全国科普月”,科普不再只是一日体验。9月12日上午,2025年“全国科普月”佛山市系列活动发布暨南海区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南海双语实验学校举行,大屏幕上跃动的科技光影仿佛为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披上了未来战衣。
从“一日”到“月”,迎来科普新纪元
2024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修订《科普法》,正式把“科普日”提升为“科普月”,明确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迈入了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的新阶段。
启动仪式现场。
从“科普日”到“科普月”,不仅是时间的延伸,更是内容、形式和影响力的全面升级。在全国科普月期间,佛山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精心准备了“1+5+10+N”系列科普盛宴,即举办1场高规格主场活动、打造5条科普文旅精品研学线路、开展10项主题特色科普活动以及全市五区“一区一特色”的N场系列科普活动,让科普真正融入市民日常生活,营造浓郁的科学氛围。
“我们希望通过全国科普月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起到一个示范引领的作用,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关注科普,重视科普,参与科普。”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负责人陈海彬说道。
从市到区,全力打造“科普矩阵”
空气炮、干冰仙境……活动会场内精彩绝伦的科普表演秀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吸引同学们跃跃欲试。会场外还设置了各式各样的科普展览,让同学们能够近距离体验科学的魅力。南海双语实验学校学生陈科帆兴奋地说:“好神奇!这个机器人非常有科技感,会跳舞,能说话,我希望能多了解机器人和无人机方面的知识。”
为“科普课堂进校园”科普讲师团颁发聘书。
此次“全国科普月”,南海区也推出了一系列科普活动,全力打造“科普矩阵”,包括组建150人的科普讲师团,开展科普课堂进校园;联合科普教育基地,举办近百场科普交流活动;开展常态化科普研学,让大家在行走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策划特色科技交流活动,为青少年搭建展现创意、探索科技的专属舞台。
第22届南海区“詹天佑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2025年南海区青少年科技节合作签约仪式。
同时,以赛事激发活力,活动现场为2025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晋级选手颁发荣誉证书,并同步举行了第22届南海区“詹天佑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2025年南海区青少年科技节合作签约仪式。其中,佛山+APP为大赛提供报名通道,佛山珠江传媒知政文化有限公司也将深度参与,发挥传媒力量。南海区科技局党组成员、区科协副主席周志进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在全区孩子的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
当科普成为生活方式,创新便融入城市基因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佛山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工作,对于此次“全国科普月”的升级,反应迅速。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13家,其中省级基地70家,国家级基地4家,形成了覆盖广泛、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科普教育网络。在品牌建设方面,举办佛山科普大讲堂、送科技到基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品牌活动。同时,积极打造“科普佛山”“醒目科普”等线上平台,让科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2025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市、区赛颁奖。
“南海区作为制造业大区,正在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向着制造业强区突进,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与公民科学素质的高低息息相关。”南海区科学技术局局长李终胜介绍,近年来,南海区秉持“科普惠民”理念,大力推进科普资源建设,全区现有科普教育基地89家,名企百园154个,常态化开展主题科普活动、校外研学活动、科技赛事等,掀起全民学科学热潮。
当无人机在天空中划出优美弧线,青少年在博士指导下完成科学实验,亲子家庭穿梭于高科技企业生产线之间,科学不再遥远,科普不再枯燥。这个9月,佛山正用一场全民科学嘉年华证明,当科普成为生活方式,创新便融入城市基因。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馨
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馨、黎锦健
编辑丨朱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