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中秋佳节,夜晚的南海区里水镇岗联村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粤韵飘香贺国庆 青龙舞动庆中秋”舞青龙民俗文化活动在这里热烈上演。这一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习俗,不仅承载着村民对丰收的喜庆、对平安的祈愿,更成为凝聚乡村文化力量、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载体。
18时30分,活动在悠扬的粤韵折子戏中拉开序幕。随后,鸣炮启龙,两条身长13米、由榕树枝叶手工捆扎而成的青龙并驾齐驱,绕场一周,气势如虹。嘉宾添香、龙睛点瑞、龙采吉水、纳福迎祥、双龙戏珠、喜程送福……一系列富有仪式感的环节依次展开,现场观众掌声不断,气氛热烈。
“封封利是扎龙头,龙头龙尾添福寿,老少平安到白头……”舞龙队伍一边高唱吉祥歌谣,一边穿梭于村巷之间,将祝福送入千家万户。孩子们手提灯笼紧随其后,家家户户开门迎龙,纷纷将香烛插在龙身,烛光闪烁,香烟袅袅,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向往。
“扎龙看似简单,实则讲究经验。松紧要适度,才能既插稳香烛,又便于舞动。”村中长者梁景荣介绍,制作一条青龙需耗时约6小时,青龙重达200斤,需13名壮年合力舞动。近年来不少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让这项古老技艺在年轻一代手中焕发新生。
岗联村党委委员梁冠华表示,舞青龙不仅是民俗传承,更是党建引领下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实践。近年来,岗联村以“一村一品”为抓手,深入挖掘舞青龙的文化内涵,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根,实现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岗联村舞青龙活动在保留传统仪式的基础上,不断注入新元素、新活力。活动当日更设置了青龙扎芯、上青叶互动体验,游园会打卡、制作花灯等环节,让广大青少年、村民、游客在岗联村度过难忘中秋,感受节日气氛,让舞青龙不仅成为驱邪祈福的民俗表达,更成为团结村民、凝聚共识的文化纽带,展现里水镇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积极探索。
活动现场,除了参加活动的村民外,志愿者的身影也是一道亮丽风景线。卢宝炜和卢宝焰是岗联村一对双胞胎姐妹,刚刚从大学毕业,在桂城工作,得知村里举行舞青龙民俗活动,特地从桂城过来做志愿者。卢宝炜说,作为岗联村人,为本村有这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感到自豪,通过做志愿者参与其中,除了能更好地感受活动氛围,帮助活动顺利开展外,还能以活动为载体,增强村民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青龙起舞,明月高悬。在欢声笑语中,岗联村村民与八方来宾共同见证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民俗与时代共鸣的文化盛宴。舞青龙,不仅舞出了岗联人的文化自信,更舞出了乡村振兴的蓬勃气象。
文/图 南海融媒记者 陈志健
编辑丨朱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