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高明区围绕“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活色生香”文旅经济带建设,精心策划了主题为“明月照西江·高明奇妙夜”的文旅促消费活动,推动17个文旅项目动工开业,带动全区游客总人次达50万,旅游总收入约3.78亿元。此外,住宿业游客增速全市第一,拉动过夜游客效果明显。
高明牛街假期迎来客流高峰。/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摄
老传统激活新消费
“趁圩”是岭南传统的生活场景。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高明“两街三圩”(高明牛街、蘇村锦鲤文化街区、东门圩、井头圩、香山圩)同步发力,围绕“趁圩文化”推出系列特色活动,成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的最大亮点。
高明牛街“超集牛市”在假期启幕,延续“会跳舞的牛肉”IP热度,8天接待游客32万人次,销售额达614.72万元,成为新的美食打卡地。蘇村锦鲤文化街区的新地标同样火爆,假期前新建人工沙滩,并举办篝火晚会、沙滩露营、音乐生活节、烟火秀等活动,累计接待游客超76.2万人次。
此外,各镇街错位发展,通过特色各异的文旅活动,扩充全域消费版图。明城东门圩打造古风主题的沉浸式夜游场景,累计接待游客4.02万人次;杨和井头圩举办“野食杂市”,集结农家美食及皂幕山文创产品,形成“日间逛吃+夜间体验”的全时段消费链条;更合香山圩开展濑粉非遗展销,开圩当日人气火爆。
乡村成新流量入口
比起到热门景区扎堆,许多游客转向美丽乡村开启反向旅游,欣赏田园美景、品尝乡村美食,推动高明乡村“逆势突围”。
盈香心动乐园推出灯光烟火秀、中秋游园会等活动,中秋夜实行免票入园,假期接待游客8.95万人次。旺林艺术花园持续强化“娃撒欢、大人躺平”产品定位,打造赶海沙滩、举办非遗活动、篝火晚会,成为亲子家庭度假的热门选择。皂幕山以彩色稻田、热气球、美学馆、粉色沙滩以及“圩”日不落幕生活节,吸引户外运动爱好者夜爬登山、山顶露营、打卡“佛山第一峰”日出。
这种“反向游”热潮并非偶然。高明59.46%的森林覆盖率与“半城山水满城绿”的生态基底,契合了市民游客“深体验”的消费需求。而游客用脚投票的背后,更是文旅消费从 “打卡式” 向 “品质化” 的深刻转变。今年以来,高明通过积极融入“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建设,加快构建“活色生香”四大文旅经济带,依托“四带”资源禀赋和特质,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康养、乡村旅游、户外运动等差异化产品,推动文旅产品质量持续提升。
高明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高明将深挖秋冬康养与室内演艺产品以平衡淡旺季,推动“文旅+”跨界融合破解户外依赖,并通过强化万人濑粉节、稻田马拉松的IP渗透,以及全力创建A级景区、培育“主理人经济”,全力打造大湾区微度假目的地。
文字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冯慧雯 通讯员明宣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