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禅城:全域引爆“双节”新消费!

这个国庆中秋长假,禅城以其前所未有的力度、广度与深度,为文商旅融合如何有效拉动消费,特别是激活大宗消费与商业活力,提供了一份极具说服力的样本。

总额超2亿元的消费大礼包、超100项文商旅活动、数字平台千万级补贴投入……共同构成的远不止是一场文化盛宴,而是一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商承果,最终将巨大客流转化为实实在在商业成交的系统工程。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八天,禅城区接待游客84.82万人次,增速在全市排名第二。

6日晚,省级非遗舞火龙活动在禅城区南庄镇上元村精彩上演。现场表演中,萌娃舞动彩龙,有板有眼。/刘锦辉摄

打造“无处不文旅”的消费场景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禅城双节的文商旅活动,那便是“饱和式供给”。本次假期,禅城精心策划并推出超100项独具特色的文商旅活动,密度之高、范围之广,几乎覆盖全区所有核心商圈与文旅地标,确保市民游客从早到晚、从城市到水乡都有处可去、有戏可看。

在佛山创意产业园,“第18届25H家文化节”以四大主题、300场活动的庞大体量,将八天假期填充得满满当当。从“秦时明月NPC巡游”的时空穿越到“唐诗新唱”的古韵新绎,从百人古筝的集体共鸣到非遗“七步成诗”的急智挑战,传统习俗被解构为可感知、可互动、可传播的现代场景。

双节假期,佛山创意产业园的美食摊位前人声鼎沸。/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佳慧摄

园区内的“健康美食嘉年华”上,融合佛山风味、大牌餐饮、低卡轻食、亲子工坊、文创市集等多板块,各个摊位前人声鼎沸。顺德鱼生摊主手起刀落,晶莹的鱼片还未装盒,收款提示音已接连响起。隔壁裹挟着腊味香气的蒸气轰然升腾,引得食客蜂拥而上。穿着时尚的年轻人捧着双皮奶,与外地游客在牛杂摊前默契地排长龙。在这里,没有隔阂,食物的香气是最通用的语言,串联起一幅活色生香的“禅城美食地图”。

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假期园区日均客流超15万人次,其中60%以上的商家营业额同比提升15%。

与此同时,祖庙片区上演着古典与潮流的精彩对话。岭南新天地携手海内外著名艺术家,以大型光影艺术装置为画笔,为古老的岭南建筑群披上全新的艺术外衣。超40个创意市集和互动工坊散布其间,粤语摇滚的强劲节拍在镬耳山墙间回荡,极具张力的混搭,精准地捕捉了追求品质与个性的年轻消费群体。

市民游客在祖庙观看醒狮表演。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佳慧摄

据统计,10月1日至6日,岭南新天地等祖庙街道辖区七大商圈累计客流超270万人次,销售额约8800万元。

南风古灶则以“唤醒国潮艺术周”回应这股风潮,景区面向佛山市民和全国大学生免费开放,并以八折优惠广纳四方客,通过“南风有好物”国庆限定市集和十大非遗主题馆联展,将千年窑火与当代国潮审美无缝链接。“这里的活动太吸引人了,孩子们流连忘返,我们大人也能在市集里淘选心仪好物,或在主题馆里偷得浮生半日闲,真是各得其乐。”市民黄女士笑着说。

而将这种全域狂欢推向高潮的,是南庄镇的车水马龙节。249支龙舟队展开“水上马拉松”巅峰对决,同时融合舞火龙等传统民俗活动,将车水马龙的传统意象演绎为一场动静结合、古今交融的旅游盛宴,把水乡的激情与活力淋漓尽致地展现给每一位到访者。

这种“超百项活动”的布局,其目的不仅是聚集人气,更是通过高密度的优质内容供给,创造“无处不文旅”的消费场景,将整个禅城变成一个巨大的主题公园。

2亿元礼包引爆消费热情

与海量活动相匹配的,是同样令人惊叹、真金白银的补贴力度。2亿元的消费福利包,通过多层级、多渠道路径,精准注入消费链条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旨在打造“文商旅体娱”消费新场景,拓展平台消费新渠道,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聚焦大宗消费新升级,激发商圈消费新潜力。巨额的投入成功点燃市民游客的消费热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成绩单。

在镇街层面,南庄镇举办2025中国南庄第三届车水马龙节惠民汽车展暨悦购嘉年华,配置300万元购车补贴,其政策设计极具精细化思维: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分类补贴,并按价格区间划分梯度,其中3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单车补贴高达4000元。

此举不仅刺激了大宗消费,更与当下倡导的绿色消费政策同频共振。车展共4天总计卖出1169辆汽车,销售额突破2.6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颇高,绿色消费趋势凸显。

家电领域,禅城区天猫优品“政企双补 百万补贴”职工专场活动成效显著,美居国际建材中心天猫电器旗舰店工作人员官小英介绍,门店销售额较平时增加30%,“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电视成为市民选购热门品类,家用四件套依然是市民的心头好。”

禅城此次熟练地运用了数字平台的杠杆效应。支付宝平台为禅城区投入3000万元的文旅消费优惠券,市民通过搜索文旅智能体“佛小禅”即可一键领取。高德地图推出500万元补贴漫游禅城,只要上高德地图App搜索“禅城漫游路线”,就能体验“12+N”条情绪主题线路,有效降低了消费者在区内各商圈、景点之间的穿梭成本,提升了消费的便捷性与连续性,拉动了跨区域的商业流动。

而与平台合作补贴的方式,也巧妙地将线上流量引导至线下实体消费场景,实现了资金的高效投放和用户的精准触达。今年以来,禅城紧抓重要节假日节点,与美团、抖音等平台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先后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合计带动全区消费超10亿元。

在市场终端,各大商圈的让利活动则如毛细血管般渗透至消费的细微处。岭南新天地、创意产业园、王府井紫薇港、东方广场、铂顿城、世博广场、吉利购物广场等主流商圈,打造“新焺游园”“国潮科技节”“猫爷艺术展”“东方灯游会”等10余场主题促销活动,发放超4500万元专属优惠,涵盖餐饮、零售、体验等业态,营造出“商圈里遍地是折扣,处处可以薅羊毛”的火热消费氛围。

数据显示,新DNA购物中心表现尤为突出,销售额同比增长20%,客流量同比增长33.7%;天虹购物中心销售额同比增长10.8%,消费韧性持续显现;印象城客流量同比增长6.8%,稳中有升;王府井紫薇港、佛山创意产业园等热门商圈,销售与客流数据均较去年同期实现有力增长,商圈内餐饮、零售、体验类业态全线飘红。

2025中国南庄第三届车水马龙节核心赛事——南庄镇第十六届五人龙舟赛在吉利水道开赛。图为龙舟队伍在劈波斩浪。/主办方供图

文商旅深度融合打造消费新范式

纵观全局,最值得深入剖析的,并非仅是活动与补贴的庞大数量,而是其背后运转成熟,以文商旅深度融合为引擎、以闭环商业消费为归宿的生态系统——其以高密度、高品质的文化与旅游活动作为前端“引流器”,创造出巨大的客流量与品牌曝光;再以多层次、普惠性与精准性兼具的财政与平台补贴作为催化剂,显著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提升购买意愿;而后通过将文化场景与商业空间进行物理与内容上的无缝嫁接,将文化流量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商业交易量。

这套模式的成熟度首先体现在其常态化的融合运营上。无论是创意产业园常年打造的“25H快乐经济”,岭南新天地持续的“老城新生”艺术活化,还是南庄镇将水乡文化与现代产业相结合的车水马龙IP,都不是为特定节日临时打造的一次性工程,而是经过多届活动积累、拥有稳定客群认知和强大品牌效应的成熟产品,具备自我更新、持续吸引客流的能力。

其次,是高度系统化的联动机制。在此次国庆中秋假期促消费活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高效协同的行动链:区政府及职能部门负责顶层设计、政策支持与资源统筹。各镇街发挥其地域特色与资源禀赋,策划并执行车水马龙节等品牌活动。市场主体,以创意产业园为代表,负责将宏观政策转化为具体、可感知的消费体验。数字平台则提供了宝贵的流量入口、数据支持与技术赋能。这套从上至下、角色清晰、分工明确的系统化作战模式,确保了庞大而复杂的活动体系能够有条不紊地高效执行。

最终,这一切努力都指向一个核心目标——打造一体化的深度体验。模式成熟最显著的标志,是消费者几乎感受不到文化、旅游与商业之间的割裂感。例如在南庄,游客的行程可以这样安排:上午在碧波荡漾的河涌边漫步欣赏水乡美景,中午在粤菜馆享受地道美食,下午去佛山国际会展中心参观车展,晚间还能邂逅一场传统的舞火龙,这一切体验在南庄的空间内自然流转,形成了一条完整而流畅的消费闭环。这种将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与商业消费无缝衔接、深度融合的能力,正是禅城文商旅融合模式最核心的竞争力与魅力所在。

这个假期,禅城向外界展示的,远不止一场预期之中的消费狂欢,更是一个关于城市如何通过人文底蕴与现代经济的完美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魅力提升写下最扎实的注脚。

文字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戴霖硕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