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天柏克(广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柏克”)总部大楼前,有一个占地约10平方米的“充电宝”,通过“削峰填谷”的方式,在低谷时存储电网电能,在高峰时向企业供电,实现节能收益。
这是航天柏克今年9月投资建设的储能电站技术验证试点工程。航天柏克绿色储能应用系统研发成果产业化项目入选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项目,获得100万元扶持资金。试点工程的落地,成为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项目开花结果最好的证明。
作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从事尖端电源技术研发的骨干企业,航天柏克是我国电源技术应用于“高、精、尖”领域的探路者。通过对储能系统的探索研发,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企业不够电、电价贵等问题。
航天柏克今年9月投资建设的储能电站技术验证试点工程。
解决安全性和可靠性难题
近年来,随着用电负荷的逐年升高,社会呼吁节约用电、错峰用电。2020年以来,储能电源以系统解决方案形式大量应用在新能源行业、可再生能源应用电力储能行业、军民混合应用的未来移动储能行业。
航天柏克副总经理何万里介绍,2011年,航天柏克就已经研发出第一代储能系统。在这样的背景下,航天柏克联合中山大学以及其他合作单位开展绿色储能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及成果转化应用,主要开展商用大型储能设备、工业用的微储型UPS等新能源装备。
“航天柏克研发的储能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性和可靠性。如果技术不过关,容易发生爆炸或者引起火灾。”何万里表示,只有从本质上解决储能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提高可靠性,储能系统才能够真正实现大型的商业应用。
航天柏克采用集装箱式设计,集装箱内拥有独立的供电系统、温度控制系统、隔热系统、阻燃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电气联锁系统、机械联锁系统、安全逃生系统、应急系统、消防系统等自动控制、连接后台监控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
截至2021年10月,航天柏克储能系统已完成申请专利21件,其中已经授权4件。何万里表示:“目前,国内外储能系统的研发都处于商业化的起步阶段,航天柏克承担起国企的责任和担当,抢先踏出一步。”
逐步向全国推广储能业务
航天柏克研发的储能系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何万里算了一笔账:例如佛山某企业只需建立90平方米的储能电站,执行1:00~7:00低谷充电,10:00~12:00高/尖峰放电;12:00~14:00光伏充电,15:00~17:00尖峰时段放电。储能日均发电5000度,储能年发电180万度,配合光伏发电,基本满足该项目高尖峰时段用电需求。25年节电达1030.85万元,这还不包括因此而大幅减低的基础电价。
今年以来,各地积极做好有序用电工作,引导工业企业错峰、避峰用电。该储能系统一举四得,有效缓解工业企业用电难题。
何万里表示,目前航天柏克储能系统已纳入航天二院与佛山市人民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中。航天柏克将以佛山为中心,建设首批储能电站示范园。
“接下来,我们还将以佛山运营经验为基础,有序向广东省内乃至全国推广储能业务。”何万里说,航天柏克同时充分发挥中国航天科工已签订的21个战略合作省份及22家央企资源优势,优先从北、上、深及沿海经济带着力,有序向全国推广储能业务,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能源标杆项目典范。
来源丨佛山日报
文、图丨佛山日报记者吕金生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