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莫璇 通讯员佛任宣报道:伴随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慢性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成为当今世界实现健康目标的新挑战。省人大代表、佛山市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宋炜今年带来《关于我省政策扶持开展社区康复的建议》,建议广东加强政策扶持,鼓励各地开展社区康复服务。
宋炜了解到,2018年我国慢病患病人数约为3亿,65岁以上老年人慢病患病率为50%,预计2050年我国老年人将超过4亿。慢性病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为此,鼓励各地开展社区康复服务不仅费用低,且受益人群广,可节约公共医疗资源,兼具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实际需求。
“社区康复应当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之一。”宋炜建议首先要确保康复的内容被整合进卫生规划和资金支持过程中,以及被包含在全民医疗保健的基本服务包中。
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已有先例可循。上海市已将“建设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并将8项社区康复服务列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1项基本服务项目之中。宋炜认为,上海经验对广东社区康复具有很好借鉴作用,广东卫生主管部门应在省内选择有条件的地市,通过政策扶持、医保报销等方式,开展社区康复试点,并总结经验,尽快在全省范围推广。
要开展好社区康复,离不开康复设备与人员配置。宋炜建议,广东应通过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社会公益等多种渠道增加对社区康复的设备投入和人员配置,使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相同的康复服务,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合理就医格局。此外,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搭建老年慢病健康管理机器学习云平台,为社区康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