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哨牙”,相信很多喜欢黄飞鸿系列电影的人都会联想起他的徒弟“牙擦苏”以及其标志性特征——哨牙。然而,现实生活中如果长了这样的哨牙,并非一件好事。
哨牙的临床表现包括上下牙弓前突,上下唇前突或外翻,开唇露齿或露龈笑,颏部小或不明显,侧面型突。出现哨牙会影响美观及心理健康,还可能会影响牙齿健康。
哨牙分为单纯性双牙弓前突和复杂性双颌前突。前者多为口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等导致上切牙或牙弓前突。后者多为遗传等因素引起的上下牙弓及颌骨矢状向生长发育过度。
对于哨牙的治疗,单纯性双牙弓前突常需减数拔牙矫治。复杂性双颌前突对于儿童青少年可单纯选择正畸治疗。对于成人,外科正畸是矫治复杂性双颌前突、改善过突面部侧貌的有效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哨牙”的治疗一般需要拔牙进行矫治,通过拔牙提供空间,才能将前牙内收,改善面型。很多患者或家长一听要拔牙就不愿意治疗,对其存在一定的误解。
事实上,牙齿缺失是由牙周炎、龋齿、外伤或肿瘤等其他因素引起的,拔牙后正畸治疗不是老年人牙体缺失的原因。因此“拔牙不利于健康,老了容易掉牙”这一说法并不准确。
由于每个牙齿都有各自的牙周支持组织,拔牙不会影响余下牙齿的牙周组织,不会引起其他牙齿松动,也不会存在“拔牙正畸后,余下牙齿容易松动”的说法。
还有人会认为“拔牙后牙齿少了,咀嚼功能会减弱”,但实际上拔牙正畸后牙齿排列整齐,上下牙列尖窝交错咬合,咀嚼效率反而会更高。
文丨张秋芳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