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个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执政、并且执好政,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党始终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这一论断具有极其深刻的意蕴,体现了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第一,为民造福,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升华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站稳人民立场的价值追求看,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是高度契合、相互统一的。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社会主义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党的奋斗历程看,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百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就是为民造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对人民的新诉求,在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从党的执政经验看,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执政、并且执好政,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党始终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过上幸福生活,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第二,为民造福,体现了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升华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迄今为止,在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进程中,不仅没有看到后发国家复制西方现代化模式而迈向现代化的成功案例,而且发现已经实现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自身显现出了迈不过去的“坎”,劳资矛盾不可调和,两极分化愈加明显,经济发展停滞,生态危机频发。其重要原因就是,西方现代化是以资本为中心、为了少数人的现代化。

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制度设计上看,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广大人民谋幸福;从中国式现代化涵盖的内容看,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建设,都坚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彰显着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它与西方现代化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多数人的富裕还是少数人的富裕,是广大人民的共同富裕还是少数人的巨富。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而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三,为民造福,体现了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升华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我们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党必须坚持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更加注重为民造福,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我们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扣就业大局、稳定就业大势,加大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力度,坚持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上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

社会保障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础民生工程。我们要稳步推进“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普惠项目持续增加;促进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体系更加体现城乡公平统一;促进在医疗保障、失业与工伤保险经办、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与慈善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服务功能日益完备。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期发展务必要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增进人民福祉统一起来,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文/杜奋根(作者系广州应用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院长、教授)

编辑丨朱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