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南海区桂城街道同德社区:创建“熟人社区” 居民自治之路越走越顺畅

“这个活动是召集大家一块商议解决办法,让居民共商共治。”11月21日,南海区桂城街道同德社区的初心驿站里,社区党委书记黄威文与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等进行探讨。社区即将举办桂城“城市论坛”第二期活动,充分听取千灯湖一号小区居民的意见,引导他们自主解决“电动自行车在小区的规范停放管理”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不断织密党组织工作体系,创建‘熟人社区’,推动‘居民事居民议居民决’,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黄威文说。

“熟人社区”破解治理难题

千灯湖一号小区居民要商议的,是当前不少小区面临的共性问题:电动自行车该不该停入小区?如何规范停放?此前,小区居民进行了激烈讨论。恰逢桂城“城市论坛”第二期走进同德社区,黄威文决定,借此召集居民代表、小区党支部书记、物管代表以及社区驻点律师等商议,帮助大家自主解决这个问题。

同德社区下辖20个生活小区、6栋写字楼、1个大型商业中心和20家重点企业,常住人口达2.8万人。在结构多样、诉求多元的社区,如何做好群众的组织、凝聚、服务工作?经过探索,同德社区做好党建引领和多元参与两篇文章,成为南海区和桂城街道的创建“熟人社区”示范社区,并获评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社区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将按照要求继续深化创建‘熟人社区’各项工作。”社区党委委员林锡楷说。

“各位家人们,加装电梯开工了!”22日,桂华丽景小区三座的微信群里,党员楼长华叔宣布了好消息。“期待!”“有事一起商量,家园会更美。”邻居们纷纷祝贺。

创建“熟人社区”不只是解决加装电梯这样的邻里事。桂华丽景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曾一度面临着物业撤场、业委会解散、环境变差等困境。社区在这里开展政策宣讲、露天电影、法律服务等服务活动,设立小区事务公开公示制度、“楼长”责任制等,逐渐融洽邻里关系。如今,小区改造、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等小区事务顺利推进,“邻里情深、居民参与”的小区治理格局走向成熟。

党建引领提升治理格局

连日来,同德社区的党组织和党员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纷纷认为,报告坚定了大家继续深化党群服务工作,开启社区凝心聚力、善为善治新局面的信心。

同德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等一起探讨“城市论坛”的筹备工作。

目前,该社区建立起14个三级党建网格并设岗定责,拥有7个小区党支部(298名党员),2个两新党支部(25名党员)和601名各级机关报到党员,他们是党建引领“创熟”工作的重要力量。同德社区还在御景苑、水韵尚都等4个小区建设党建阵地,有效地把社区党建工作下沉到小区。此外,同德社区着力推进“楼长制”建设,累计培育了150余名楼长,其中党员楼长30名。

黄威文说,接下来,同德社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创熟”推动基层善治的治理思路,围绕“提高公众参与能力,拓宽公共参与平台,改善小区治理舆论环境”为工作目标,为群众办好实事。如为接下来9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做好民意沟通工作,丰富便民服务,打造更多“创熟”工作品牌等,社区将通过这些举措积极在多种管理服务类型的小区探索精细化治理,完善社区党委全面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治理格局。

文/图 佛山日报记者李宁 通讯员王小姬、周月明

编辑/王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