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2023年三水区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暨“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在区博物馆举行,推出两大展览展现三水文化遗产魅力。围绕“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的主题,三水区将打好“扩充展厅类别、丰富展览模式、文博进校园”这套组合拳,充分激活文博资源,更好普及三水历史。
2023年5月16日,三水区启动“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由三水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区博物馆承办。当日上午,《静以修身,艺以养德——张祖泰作品展》《三水盆地古生物化石展》等两大展览重磅推出,活动现场还展示了南山五彩陶釉、三水玉雕、广东醒狮、侠家拳、杨式太极拳等区级非遗,并为到场参观的市民提供互动体验和免费鉴宝活动。
2023年5月16日,三水区启动“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区博物馆内,一位观展的小学生正在记笔记。
2023年5月16日,三水区启动“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其中在区博物馆内《三水盆地古生物化石展》中展出了70件古生物化石标本,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窝恐龙蛋化石,发现地就是三水河口。
“这是三水首次大规模展出恐龙蛋、恐龙骨、鱼化石等化石标本。” 三水区博物馆副馆长蔡宝云介绍,《三水盆地古生物化石展》筹备了近两年,展出的古生物化石70件是从所征集的177件的古生物化石标本中选出。除恐龙蛋外,还有“张氏三水鸟”、三水江汉鱼、三水金龙鱼等,全部为三水本土发现。其中,最为瞩目的要数编号为“121”号的展品:这是一块有10枚恐龙蛋的化石。历经岁月洗礼,这些恐龙蛋以扁圆形的形状呈现在市民面前,且蛋壳大多已龟裂。
“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化石,让我们了解到古代生物的种类和演化历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和保护它们。”西南街道第十二小学 三(2)班蔡炜诗一边参观,一边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
西南街道第十二小学 三(2)班蔡炜诗在镜头前分享这次观展心得。
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今年世界博物馆日的活动主题,三水立足已有文博资源,以区博物馆为主阵地打出一套组合拳,即“扩充展厅类别”“丰富展览模式”“加强非遗传承”,以更好做到“展现藏品价值”“固定展与临时展互补”“文博走进校园”,借此宣传推广文博知识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23年5月16日,三水区启动“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鉴宝专家林祝华正在向市民普及文物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镇街,如西南街道围绕百年火车站、白坭镇围绕粮食文化、云东海围绕粤曲星腔等文博资源也打造了相应的展馆。接下来,三水还将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博物馆探宝”“古人的生活”等系列文博主题讲座,向青少年学生普及文博知识及三水历史。同时,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并推动相关保护工作的开展。
三水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立宝,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肖虹,区政协副主席李伟元等参加活动。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杨立韵 通讯员三宣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
编辑丨朱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