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食用生鲜鸡 预防禽流感

生鲜鸡是指对宰杀后的鸡胴体迅速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在1小时内降为0~4℃,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0~4℃范围内的生鲜鸡肉。

生鲜鸡“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有助减少活禽在流通环节与病毒传染源的接触机会,大大降低生鲜家禽受污染几率;减少市民与活禽的直接接触,减少人感染禽流感的风险。

由于活禽市场中有大量不同的禽类混居,一旦禽流感病毒污染市场环境,容易在禽间快速传播。若在传播过程中,病毒在不同宿主间发生基因重配和变异,则可能会获得感染人的能力。在活禽市场内,人与活禽密切接触,使人感染禽流感疾病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发现,我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中,超过80%与活禽市场暴露有关,省内部分活禽市场的环境中也曾检出H5、H7和H9型禽流感病毒。

生鲜鸡采取集中宰杀,可以减少活禽在市场上的流通,并减少人群在活禽市场的暴露机会,解决当前疫病防控困难的问题。工厂化的屠宰方式,消除了在活禽市场宰杀过程中产生的禽类粪便、内脏随意丢弃现象,可改变当前活禽市场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活鸡被宰杀后,其营养素含量的变化与保存的温度和微生物污染状况有关。室温下微生物生长繁殖快,会分解和破坏食物的营养素。而温度在0℃~4℃时,营养素比较稳定,微生物生长繁殖慢,营养保存好。活鸡宰杀后的2.5~4.5小时,鸡肉因乳酸的释放会出现僵直,此时烹饪鸡,肉纤维会粗糙硬固,肉汁不透明;6小时后随着鸡肉中的乳酸进一步释放,肌肉中结缔组织变软并具有一定的弹性,此时肉松软多汁、滋味鲜美,而且肌肉中形成的乳酸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进一步达到无害化的目的。如果宰杀后的鸡,一直在0℃~4℃的环境下冷藏,还能适当延长鸡肉的最佳状态。生鲜鸡保持了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其口感、风味以及新鲜度等不会比现宰鸡差。

文/佛山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 佛卫宣

编辑/林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