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三水建成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65个,达标申报村2个

法治建设的根基在基层,难点在乡村。在三水乐平镇新旗村,法治思维已深深根植于村民心中,这要从一份村规民约说起。

2019年6月,经乐平镇新旗村村民会议重新通过村民自治章程。这意味着,新旗村有了一套村民自己的健全章程,把村务管理事项用规约的形式进行明确,使村干部做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村民对村里的各项决定心中有数。

推进新时代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法治三水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三水区把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融入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工作大局,积极探索实践,持续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村里有了法律顾问

走进乐平镇新旗村,只见宽敞的公路穿村而过,随处可见通俗易懂的法治标语牌。这里的村民都说,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后,人民调解队伍建立起来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了,村民的法治素养也提升了,新旗村实现了邻里和睦、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的良好局面。

“村民之间发生大额借款,最好签订有法律效力的借条。这样一来,哪怕以后出现纠纷,大家也不会相互扯皮。”日前,在新旗村,村里的法律顾问为村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已经成为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的标配。全区67个村和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由32名律师挂钩开展。截至2019年10月31日,法律顾问为村(居)委及群众提供法律服务4722 人次。

乐平镇司法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法律顾问积极为村里的民主管理和重大经济活动提供先行的法律审查、法律建议、风险提醒等法律服务。利用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等阵地,为村民开展法治讲座、提供法律咨询,引导群众以法律思维和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如今,村里的“法律明白人”渐渐多了起来,村民也开始找得到法、用得到法、信得过法。依托这些“法律明白人”,农村建立起了一支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并定期组织各类法治宣传活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在三水各个村(社区)成为现实。

2019年上半年,三水各镇(街道)对2017年确认的46个村(社区)和2018年确认的19个村(社区)开展“回头看”工作。7月,区司法局联合区委依法治区办、区农业农村局、区民政局等单位进行督导检查,对创建工作全面查问题补短板。

新旗村法律顾问为村民提供调解服务。/部门供图

截至目前,三水区已有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65个,达标申报村2个。2018年7月,西南街道张边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法治乡村建设,实现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全覆盖,是一项重点工作。接下来要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和基层民主规范发展等工作,把工作做实做细,真正做出成效。

基层治理注入法治思维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依法治理。

14日召开的三水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群众诉求服务体系,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落地见效。大力推进依法治区,构建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

近年来,三水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深化基层治理法治化,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充分发挥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英全同志的个人品牌和示范作用,2019年12月11日上午,三水成立了全区首个个人调解品牌工作室——李英全调解工作室。李英全调解工作室通过及时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在全区推动建立更多优秀的个人调解品牌工作室,为全区人民调解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为化解矛盾纠纷,我们向区法院诉前和解中心推荐基层调解员作为特邀兼职人民调解员参与诉前和解工作,探索诉前联调新模式。同时,通过村(社区)诉前和解工作室推进基层治理实效化、法治化,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实现矛盾纠纷解决在诉前、解决在基层。”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2019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活动,针对重点类型、重点行业、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重点时段等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排查,1~12月,各级调解组织调解各类纠纷1548宗,调解成功1545宗,调解成功率达99.81%,三级调委会开展矛盾排查4033次,预防181宗纠纷发生。

除此以外,律师服务进民企,为民营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建立社区矫正风险管理评估三级管理机制;青少年法治研学计划和“法治行走大讲堂”项目分别入选2019年广东省“益苗计划”持续扶持项目和省级示范项目……三水区聚焦民生需求,提升服务水平,一步步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在推动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方面,三水区开展村务公开“五有创建”活动,完善城乡社区协商制度机制,建立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印发《三水区“三治融合、四会联动”促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建设12个示范点,工作初显成效。

白坭镇结合乡村振兴打造了中社村、沙围村等基层治理亮点;乐平镇推动乡贤慈善会和家乡建设委员会建设工作,培育发展16个乡贤慈善会;芦苞镇古村活化建设项目和大塘镇六一梅花村美丽文明乡村建设均获得村民的点赞。

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要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治理成效,离不开法治和法治思维的有力保障,要将法治和法治思维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

原标题:三水建成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65个,达标申报村2个

法治乡村筑牢依法治区根基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吴昱萱 通讯员王伟忠、许可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