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筑牢一线 他们是禅城最美抗疫人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这个春节注定非同一般、难以忘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冲在防疫抗疫的最前线,有条不紊地开展一系列防控工作,守护禅城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他们就是禅城最美抗疫人。

◎医生

披上战衣 不留余力打好阻击战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不累,我可以坚持”……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区各医院医护人士迅速集结,吹响战斗的冲锋号,不留余力共同打好抗击疫情的阻击战。

“我是一名党员,我上!”

1月31日中午12:30,在禅城中心医院(简称“禅医”)发热门诊HEPA隔离诊室,急诊科主治医师谢必兴终于完成了早上4个小时的值班。“不吃午饭了,下午五点半又要穿防护服到发热门诊HEPA隔离诊室值班,怕去厕所。”他笑着说。

当日早上8:30,他接诊了一例需要到HEPA隔离诊室诊治处理的发热患者,对其进行了全身检查、鼻咽试纸测试、抽血后,HEPA隔离诊室的护士带着患者从特殊通道来到已清场的检验室拍胸部CT。

检验结果出来了,经过医院的专家会诊和综合评估,认为该患者有可能患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谢必兴马上根据流程规定,带患者从特殊通道来到医院感染病房进行隔离,并把此前采集的样本,交专业人员送到禅城区疾控中心。

处理完这一例患者,已经接近中午12时了。谢必兴说,自疫情爆发以来,来HEPA隔离诊室处理的患者虽然没有增多,但自己还是会有点紧张,家人也比较担心,“但我是一名急诊科医生,也是一名中共党员,我不上谁上。”

禅医急诊科主任刘成杰说,发热门诊是医院阻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关卡。疫情发生后,包括谢必兴在内,急诊科调配首批9名医生,负责发热门诊24小时坐诊。

没有钢筋铁骨但从不退却

事实上,作为佛山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的定点收治医院之一,除夕当天,禅医全院超300名医护人员都选择了“坚守”,自愿留在医院支援。

这并非个例。这个春节假期,禅城区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康复医院、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等医院的广大医务人员也积极响应,主动放弃休假,留在佛山,共同奋战在防控救治的第一线。

疫情面前没有钢筋铁骨,有的是一颗颗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心,“我是党员,我先上”“我不累,我可以坚持”……在各医院党委号召下,各科室纷纷行动起来,一名又一名党员先锋挺身而出,在请战书上烙下自己的决心,报名奔赴“战疫”最前线。

1月31日,禅城公安在重要交通站口设立的联合检疫站,对过往车辆的司乘人员进行检查。/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他们当中,有的人已经订了返乡的车票,因为严峻疫情放下行囊返院上岗;有的人甚至压根没有休息,年前便开始持续奋战……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没有丝毫怨言。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急诊科医生宋欢说,自己只是忠实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使命。

◎疾控人

冲在最前线当好健康“守门人”

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随地接收新增疑似病例信息;一天数个小时待在防护服里,经常与疑似病例等接触;背上30多斤消毒器械和药品,深入确诊病例家中消毒……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禅城区疾控中心的“战士们”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实战状态,冲在防疫抗疫的最前线。

接收信息从不分白天黑夜

“收到,我现在马上汇报,跟进处理。”昨日早上6时,一个来自医院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新增疑似病例的电话,把陈晋给叫醒了。

陈晋是禅城区疾控中心疾控科一名公卫医师,负责禅城区各级各类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疑似病例的信息接收并报告、对疑似病例做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手机不离身、24小时在线,已经成为了陈晋最近的工作状态。“禅城区内共有20多家市级和区级医院,科室专门负责各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新增疑似病例的接报和处理工作,只要医院发热门诊或急诊一收治疑似病例,医院就会第一时间电话通知我们,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

禅城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正在医院特殊发热门诊坐诊。/李爱玲摄

在陈晋看来,第一时间掌握辖区新增疑似病例的情况,禅城区疾控中心就可以马上派人前往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包括询问病例个人资料、发病症状、就诊经过等,并采集样本进行检测,核实疫情,迅速对疫情作出评估,从而达到尽早防控目的。

在坚守阵线的日子,陈晋无愧工作,却感到愧对父母和妻儿。“孩子出生至今都没有回过家乡梅州。今年春节遇到疫情,让妻子带儿子回家陪爸妈过年了,我留在佛山专心工作。”

“我不害怕,一定会打赢这场阻击战”

包括陈晋在内,最近禅城区疾控中心所有工作人员都在“连轴转”。“没有春节,没有假期,更没有周末。每日都不知道是星期几、大年初几,只知道是几月几号,因为要做好纪录。”禅城区疾控中心消杀科负责人李晓华调侃说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疾控人和医生可以说冲在了防疫抗疫的最前线。

当与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等见面、接触时,防护服是必需品。穿上时,最起码得用二十多分钟;穿着时,因为得持续好几个小时,所以不吃喝、不上厕所;脱下时,里层衣服被汗水湿透,口罩摘后脸上压痕久久无法恢复,身体还可能出现轻微脱氧……

这些画面普通人或许难以想象和感受,但在疾控人的口中表达出来,总是会风轻云淡。“我们都习惯了。”

“作为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人,你害怕吗?”面对记者的提问,一位禅城疾控人的回答既淡然又充满自信,“我不害怕,从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天,我就觉得这是一份光荣。尽管这次疫情来势汹汹,但请各位市民相信政府、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线联检人员

每天超400人次值守筑起防疫“护城河”

“您好!请打开车窗配合检查。”1月31日上午10时,在佛山大桥警务执勤点,由公安民警、交通运输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组成的联合检疫检查小组,不到1小时便已完成了对5辆大型客运车辆和11辆私家车辆,共近120名入城群众的防疫排查和体温检测。

据统计,全区共13个联合检疫检查站,每天有超过400人次值守,做到逢车必检、逢人必检,筑起禅城防疫的“护城河”。

妻子临产时 他还坚守在检疫检查站

“你好!麻烦出示身份证,并配合检查。”昨日上午11时,在佛山市粤运汽车站,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永安派出所社区中队民警莫聚源与医务人员、交通部门工作人员正在对进出站旅客进行检查。经医护人员测量体温、民警检查身份证件,无发现异常,旅客才能进出车站。

约12时许,一名旅客经多次体温检测,结果均为37.6℃。“请问你从哪里来?经过哪些地方?”莫聚源详细询问旅客。得知他虽然不是来自疫情发生地,但曾到过广州东站等人员密集场所,莫聚源通知卫健部门前来处理。

对于莫聚源来说,最近几天,类似的场景经常上演。由于每天都坚守在抗疫第一线,有可能接触到感染人员。为了家人的安全,莫聚源在单位附近租了一个单间,自己一个人搬了出来住,从年初一起就没有回过家,只通过手机视频跟家人见见面,报平安。“我是一名警察,更是一名有着近18年党龄的党员,越是急难险重,越要冲锋在前。”

与莫聚源一样,老党员、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交警大队四中队副中队长李远荣也奋战在抗疫一线。1月31日凌晨1时许,他的妻子临产时,他依然坚守在广台高速罗格收费站联合检疫检查站工作。

逢车必检逢人必检

莫聚源、李远荣只是禅城联合检疫检查站一线工作人员的缩影。

包括佛山市粤运汽车站、广台高速罗格收费站等在内,全区共有13个联合检疫检查站,覆盖汽车站、火车站以及全区普通国、省、县道市际出入口、高速公路重点出入口,由公安、医疗、交通三部门联合开展工作,每天有超过400人次值守,做到逢车必检、逢人必检,筑起禅城防疫的“护城河”。

若发现来自疫情发生地的司乘人员,联合检疫检查小组将对相关人员进行造册登记,记录其身份信息、住址、联系电话、出发地及目的地等相关信息。如发现有发热症状或疑似病例的人员,由卫健部门立即筛查并安排救护车转运安置。

除了开展联合检疫检查站工作,禅城公安民警还要深入社区,开展疫情信息预警、隐患线索联动排查、防疫知识共享和宣传教育等工作,做平安社区的守护者。

◎村居工作者

忙得像打仗 群策群力抗疫

“你好,来测量一下体温。”“近期请尽量减少出门,出门时一定要戴好口罩。”……昨日,62岁的退伍军人温锡棉像往日一样,在张槎海口村路口对过往市民进行体温检测和登记。

不仅退伍军人成为了海口村抗疫的积极分子,党员志愿者、出租屋屋主、普通村民等群策群力,共同抗击疫情。

日拨上千电话 实现全面排查

“出入口人员到齐了吗?”“要跟紧隔离人员,做好后勤服务。”“参加抗疫工作人员的最新数据出来了没有?”1月31日早上9时不到,张槎街道海口村村委会主任办公室里,村两委成员、驻村队长、监事等人在清点各类数据、核对隔离人员情况、汇报各自负责的工作。

其间,不断有电话打来,有确认封路情况的,有咨询物资的,忙碌的一天就此拉开序幕。海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绍伟更是用“每天都在打仗”来形容村里的抗疫工作。

 禅城区疾控中心消杀组对病家进行终末消毒。/受访者供图

全面排查是抗疫工作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安排专人给疫情发生地户籍人员打电话,每天拨打的电话多达上千个,一方面劝已经返乡的人员暂时不要回佛山,一方面通知已经回来佛山的人员做好登记。”陈绍伟说,自从接到上级的紧急通知后,海口村就立刻启动了摸底登记,经过全面排查,确定了村内疫情发生地户籍人员。

抗疫需要全员动员,出租屋屋主也要负起责任。1月31日,海口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各驻村队长、监事等人员组成队伍,以网格化的方式,把一份承诺书送到了278个有疫情发生地户籍人员居住的出租屋屋主手上,并要求他们一一签订。

“有一身热就发一身光”

连日来,在海口村内,随处可见一些身穿红色志愿者服装的忙碌身影。他们在寒风中,在街巷里,提醒过往的每一个村民须佩戴口罩,并做好人员出入登记。

这支队伍,由社区民警方长伟带领,由海口村退伍军人、老党员、志愿者共同组成。62岁的温锡棉就是其中之一。“从年初三开始,每天十多个小时里,他基本都在设卡点上,中午回家吃了饭又出来。”

温锡棉说,作为退伍军人,觉悟要高,党和政府有需要有号召,就必须要响应。“党旗军旗永远都要飘扬!现在是防疫的关键时刻,我们只是尽了应尽的义务,有一身热就发一身光。”

陈绍伟表示,截至1月30日,参加抗疫的党员、志愿者、群众、老兵共有85人,加上张槎街道派驻的工作队员、村委会和生产队工作人员,以及消杀队,海口村已组成了一支庞大的抗疫队伍,守护村民群众健康。

海口村是禅城村居发挥群防群治作用的一个缩影。在禅城,村居是疫情防控的“主战场”。面对疫情,不少热心村民积极参与值班,部分志愿者每天主动协助村干部上门走访摸排,整理各类信息。此外,还有一些村民也经常打电话到村委会,询问有没有他们可以帮忙的地方。

原标题:筑牢一线 他们是禅城最美抗疫人

来源|佛山日报

统筹|记者陈颜梅

撰文|记者陈颜梅、曾雪莹、郭美欢、黄群飞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