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海区用活用好三级党建网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形成党建引领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截至3月12日,南海没有发生一起社区传播的新冠肺炎病例,规上企业、重点项目均实现100%复工。
党员群众携手 共筑疫情防线
“银发红衣白口罩,手执测枪守村岗。镰刀铁锤胸中挂,何惧风寒战疫魔。”近日,桂城街道叠南社区居民感动于满头银发的党员梁仲波长期坚守防控一线,写下一首诗表达对他的敬意。
梁仲波是一名退伍军人。疫情发生后,古稀之年的他积极响应号召,毅然投身到村中防疫岗的值守工作中。截至3月20日,他参与志愿防疫19天,服务时数达66.5小时。事实上,梁仲波几年前才做过一场手术,需要长期服药,加上年纪较大,家人开始很担心。但梁仲波坚持要“上一线”。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女儿也成为村中值岗的中坚力量。
自疫情发生以来,南海区运用村(社区)党组织、经济社(住宅小区)党支部、户联系党小组三级党建网格,全面动员、全面部署。正是像梁仲波这样的普通党员与群众携手,共同筑起了一道坚实的人民防线。
三级党建网格实现防控全覆盖
南海区常住人口400万,7个镇街、286个村(社区),流动人口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同时,因地理位置的原因,南海对接其他区、市的出入口也相对较多,防控压力巨大。
将时间回拨到一个半月前。2月8日,南海区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三级党建网格作用发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工作指引的通知》,明确提出依托三级党建网格,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将防控力量下沉基层一线,自上而下搭建起“防控网-责任区-防控点”联防联控体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应充分释放。
疫情防控期间,南海区委组织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赴一线支援。(资料图片)
一张“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科学防控疫情网络由此建立。286个村(社区)党组织是第一级党建网格,发挥“主心骨”作用,负责统筹建立一张防控网,分解梳理工作要求,精准调配防疫物资和专业人员。2118个经济社(住宅小区)党支部是第二级党建网格,负责抓牢抓实战“疫”责任区,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发动楼长、物业管家、热心群众和“两新”组织员工等组建党群志愿服务队。5114个户联系党小组是第三级党建网格,负责堵住每一个防疫点,落实排查、宣传、服务工作,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此外,自1月30日起,南海区全面组织区镇机关党员干部直接下沉到村(社区)、小区、道路联合检疫站开展联防联控工作。其中,36个区直机关、39家区属国企、3家驻地单位等共3858名党员干部以“战斗员”身份冲在最前线,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南海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
从2015年起,南海先后以驻点联系制度、户联系制度,密切党群联系,凸显党组织在基层的引领作用,织密三级党建网格,强化基层党建、深化基层治理、引导基层转型升级。
2019年5月31日,“南海织密三级党建网格引领乡村治理的做法”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20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之一。
2019年6月19日,南海区印发《关于织密三级党建网格、创新新时代联系群众工作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广、规范和深化三级党建网格建设。建立完善以村(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经济社(住宅小区)党支部为战斗堡垒,户联系党小组为“神经末梢”和党员为“根系”的基层组织体系,以网格为单元创新新时代联系群众工作。
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奠定了南海党建引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良好基础,并打造出南海战“疫”联防联控、群防群治防线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阳桦 通讯员基石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