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1日,广州某医药公司一搅拌釜(约5m3)发生故障,1名工人入内维修时昏迷,另一名工人进入施救也昏迷。最终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4月23日,湖北某公司在组织对污水沟进行清淤作业时发生事故,导致3人死亡。
类似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几乎每年都有发生。本期安仔就跟大家说说8项特殊作业中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防护。
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叫有限空间。常见的有限空间有生产单位的各种设备内部,下水道、化粪池、井、污水处理设施、冷库、储藏室、温室等。
上述场所因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当人员在无防护装备状态下进入这些区域作业时,极易因中毒、缺氧而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另外,部分有限空间作业面狭窄,环境复杂,容易发生触电、机械损伤、淹溺和坍塌掩埋等事故。
因此,在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做好各项安全措施,特别是要做到“七不”,即未经风险辨识不作业、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不作业、不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不作业、没有监护不作业、电气设备不符合规定不作业、未经审批不作业、未经培训演练不作业。
其中,在有限空间作业要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应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需重新通风和检测后方可进入。
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要系安全绳,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防控措施,如在缺氧或存在有毒物质(气体)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在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工具(照明)等。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若作业人员在有限空间内遇到意外,他人切莫盲目施救(因盲目施救而死亡的案例已有发生),一定要及时报警求救,争取最佳的救援时间。施救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也要做好各种防护措施。
来源|佛山日报
整理|记者郭美欢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