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8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公有企业已完成100%全员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共216场……自今年4月佛山市、禅城区吹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集结号”以来,禅城区祖庙街道积极推广和谐共享社区小程序网上报到方式,引导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发挥先锋作用,主动领岗尽责,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切实加强党对城市基层工作的领导,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亮身份
线上线下双报到,大数据辅助党员“下到位”
“我们响应市、区号召,从4月开始迅速落实党员到社区报到的工作,至今共有6408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公有企业党员报到率达到100%。”祖庙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和谐共享社区的先行区域,除了现场报到外,祖庙街道更积极宣传推广和谐共享社区小程序,据统计,共有5513名在职党员采取“和谐共享社区”微信小程序这一新模式完成报到,占辖区报到总人数86%。
铁军社区在职党员清理卫生死角。
线上报到,除了简化手续外,还有什么好处呢?
“最大的作用,是让社区党组织与在职党员沟通联系实现‘双畅通’和‘双保障’。”祖庙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和谐共享社区微信小程序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党员报到回执上,生成社区党组织提前建立的“微信群”二维码,在职党员只需识别或者扫码即可加入微信群,成为社区“在职党员服务队”中的一员。
在职党员登录该小程序,除了可获知服务活动时间、内容以外,还可以在“微信群”上点击链接进行报名参与、对未开展的活动提建议和对已开展的活动进行及时评价反馈。通过结合微信群聊的形式,活用共享社区小程序,让社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联系实现“双畅通”。
同时,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每名在职党员每半年参加服务活动不少于1次,社区党组织每月制定在职党员活动计划并发布于在职党员联系群,开展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管理,落实参与疫情防控、共同洁净家园等“十项”服务清单。
在同兴社区在职党员基层治理座谈会上,各党员积极建言献策。
此外,社区工作人员还会根据在职党员活动参与次数进行手机短信和电话通知,合理调配在职党员力量,做到“月月有计划,周周有活动,人人有参与”,强化在职党员服务意识,优化在职党员服务管理,让社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服务实现“双保障”。
送服务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让活动“走形”又“走心”
要想做好服务,就要知道群众需要什么,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贵在精准解决问题。铁军社区党委书记芦丽萍介绍,社区内均是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公共设施破旧、卫生死角多是“老大难”问题。为此,社区党委每周通过微信群,发动组织一次30人以内的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活动,在社区内清积水、清理卫生死角、维护公共设施、规整共享单车等,让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中。
同兴社区在职党员将含有防疫物资、消费优惠券、社区生活手册、生活用品等物资的100个“关爱能量包”派送到有需要的群众手中。/本组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群众看到在职党员志愿者劳动的身影都非常亲切,纷纷点赞。”芦丽萍说,在职党员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对社区的治理工作更加“上心”,“有在职党员主动跟我说,可以提供晚上的志愿服务,尤其是小孩的家教服务。”
志愿服务与居民息息相关,这大大激发了在职党员的积极性。“我们在‘和谐共享社区’小程序上发布上门宣传电动车安全的活动报名通知,在职党员都是‘秒回’,名额很快就报满了。”塔坡社区党委书记谭翠婵告诉记者,社区党委从居民议事会和小区党支部会议上获知,社区内,尤其是高层住宅区内,不少居民对电动车安全使用意识不足,习惯在楼上为电动车充电,且屡劝不止。
为此,社区党委组织在职党员,到这些小区逐家逐户宣传电动车安全使用知识,并对每家每户的电动车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在职党员都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确实提高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安全。”谭翠婵说。
做表率
激发在职党员主人翁精神,让服务常态化
相比老城区,同兴社区是典型的现代化新社区,社区由5个新型住宅小区组成。相比老旧社区,新小区少了许多老问题,却多了一些新矛盾。“这些矛盾主要是围绕业主、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三者产生的。”同兴社区党总支书记欧宇锋介绍,以往居民有问题,都会直接找物管公司解决,社区党委从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塔坡社区在职党员上门宣传登革热防控知识。
“但自从在职党员在社区报到后,情况大不一样了。”欧宇锋说,社区党委结合‘支部建在小区上’等工作,把社区内的168名在职党员按照其居住的小区,分为5个小组,报到后分批组织到居委会召开会议,让大家对社区管理问题各抒己见,“在会议中,平时很少参与社区治理的在职党员都非常积极地提出意见。”
欧宇锋说,自从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后,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居民街坊的信任”,欧宇锋说,随着在职党员在社区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未来,他们必然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而南浦社区则早在今年3月就组织在职党员和社区党员,在小区建立党支部,切实解决小区历史遗留难题,推动小区周边区域整合,全面堵塞小区管理漏洞。近日,佛山市政协调研组在实地走访后,充分肯定了相关工作。
祖庙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志诚表示,“支部建在小区上”是希望通过小区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由在职党员等党员先锋带领小区群众解决小区管理的难题,提高基层自治水平。希望以此引领在职党员、党员楼长等发扬“铁军精神”,进一步增强小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禅城区轨道交通公司在职党员为塔坡社区老人介绍职工养老资格认证线上系统。
祖庙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党员进社区工作,祖庙街道将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工作基础上,结合“支部建在小区上”等工作,建立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长效机制。同时,祖庙街道还将计划开展在职党员与社区困难群体帮扶结对,积极引导在职党员参加到常态化社区服务中去。
祖庙街道结合“支部建在小区上”工作,建立长效机制,营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曾雪莹 通讯员祖宣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