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高明区政协构建“1+1+N”议政协商新格局

“区委想什么,政协议什么;政府做什么,政协提什么;百姓盼什么,政协推什么。”谈及政协工作,高明区政协主席黄棋泰如是说。这也准确地总结了区政协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充分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清晰思路。

有了思路,工作也就一步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2019年以来,高明区政协坚持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彰显“专”的特色,不仅着力打造精品提案,创建文史品牌,还努力建设了一支“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政协委员队伍,把打造有为政协引向深入。

今年,区政协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改革、重大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建立区委主导、政协主动协商机制,构建“1+1+N”的议政协商新格局,为奋力谱写高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搭建对话平台

探索“有事好商量、众人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协商议政形式

高明虽然是农业大区,但仍存在农产品低端化发展、产业规模小、养殖风险加大、闲置地多等问题。这个选题引起了区政协的重视。

去年4月起,区政协主席黄棋泰带队先后前往广东中山横栏镇、云南省嵩明县和华宁县进行学习调研,结合当地所见所闻并通过与高明区农业农村、文广旅体、住建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民主协商,迅速形成了区政协常委会建议案《做优农业产业推动乡村振兴》,从农业产业观念、打造现代农业园区、规模化经营、股份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五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去年11月,高明区政协开展民主监督活动,现场调研重点项目安恒电力智造园的建设进展。/图片均为佛山日报记者黎翠怡摄

这一建议案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认为建议案所提意见建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实操性,体现了区政协积极参政议政的责任担当,其调研成果随即转化为区委区政府的科学决策。过去一年,高明区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启动建设“三个万亩”农业工程,并计划结合凌云花谷、盈香生态园、陌上花开等项目规划打造一条农旅中轴线,农业产业规模正逐步扩大。与此同时,区政协多次开展现场调研和召开会议,用建议案的办理推动工作出成效。

今年,在区委、区政府把农村股份制改革列为重点改革项目的背景下,区政协常委会再次及时行动,把《深化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村股份制改革,加快推进我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选取为常委会建议案,并召开了专题议政协商会,首次邀请相关村委会代表和企业负责人参与议政协商会,直接形成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土地数据库、明晰土地股权等具体意见建议7条。下一步,区政协计划在完善调研后,于今年8月前向区委、区政府提交一份质量高、靶向性强的建议案。

关注农业产业的发展,仅是高明区政协议政协商的重要一部分。今年,区政协正在谋划更多的实在工作。

结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部署新要求,早在今年年初,区政协办公室就主动向区委区府办征求协商议题,并结合区政协各专委会(联络组)所提意见,首次制定年度协商工作计划。

按照总的计划,今年,区政协将构建“1+1+N”的议政协商新格局,即以全会协商的“1”为龙头,常委会议政协商的“1”为重点,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为“N”的议政协商格局。

“我们进行了议题和时间的详细铺排,围绕全区重点改革项目、重大项目、重要民生工程等事项确立了12项协商议题。目前已完成一轮农村股份制改革主题的常委会议政协商,其余11个协商项目将于今年下半年进行。”区政协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而这11个协商项目包括调研西江产业新城滨江湿地公园建设、优化提升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革命老区村改造提升工程、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等。

为了凸显议政协商的成效,区政协将搭建一个政企、政民直通协商对话平台,积极探索“有事好商量、众人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协商议政形式,打造具有高明特色的协商品牌,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独特作用。

打造四大品牌

创新建立“双联制度”把有为政协引向深入

积极探索创建政协品牌并以此为抓手,是高明区政协把打造有为政协不断推向深入的方法之一。

首屈一指的是高明区政协的党建品牌。2019年7月,高明区政协在全市创新建立起党组成员联系界别党员委员、中共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也就是“双联制度”,顺利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

该制度重点理顺了区政协委员履职过程中党员管理不到位问题,规范党员委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委员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增强非中共党员政协委员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广泛地凝聚共识。

在“双联”制度规范下,2019年区政协有效收集意见建议47条,部分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部分转化为提案线索。区政协以“有为政协”党建品牌为统领,积极在委员队伍中开展“两提升”“一打造”“一助推”活动,把打造“有为政协”引向深入。

去年9月,高明区政协专项视察公交TC改革项目。图为工作人员正在操控公交调度平台。

其次,区政协提出资政品牌。今年,高明政协将聚焦高质量发展、全域发展理念、制度建设主线、人民民生福祉,瞄准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重大平台建设、打造重大产业集群等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展示政协担当作为,用“有为政协”的资政品牌助推高明高质量发展。

此外,区政协提出创建提案品牌,推动提案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去年,共收到提案126件,经审查立案112件,实际交办89件。其中,选取了《关于加强农村污水治理规划和设施建设的建议》作为区委书记督办案,《关于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助力打造千亿高明的建议》作为区长督办案,《关于推动古椰贝丘遗址打造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议》和《关于完善土地配套政策助推农旅产业发展的建议》作为政协主席督办案等。委员对提案建议办复满意率达到97.75%,基本满意率2.25%

最后,文史品牌同样是政协品牌创建的一部分,目前已结出丰硕的成果。2018年,由高明区政协牵头编辑出版的高明历史文化丛书第一册《高明南蓬山》顺利问世。一年之后,该系列丛书第二册《高明祠堂与碑刻》同样顺利编辑出版。《高明祠堂与碑刻》成书过程中,高明区政协努力挖掘、抢救、保护高明珍贵的祠堂和碑刻文化,再次填补高明此类历史文化空白,为促进传统文化传承、推动文旅结合和发展文化事业贡献了政协智慧。据悉,今年该系列丛书第三册《高明书院文化》将编辑出版,一探高明“文风甲端郡、硕彦辈出”的兴盛源头,助推高明增加文化自信。

管理培训齐发力

政协委员履职质量明显提升

如今,杨和中学学校师生及周边市民每日通过杨和中学门前的人行天桥安全出行。这座于2018年施工,2019年8月投入使用的人行天桥能够落成,与区政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过去,高明大道人和跨线桥至美的鹭湖入口约3公里的路段,沿途均未设置红绿灯路口或人行天桥,给附近市民,尤其是杨和中学师生的出行带来不便。不少市民贪图方便直接翻越马路围栏横穿马路,险象环生。

在得知市民诉求并通过座谈、现场走访等多次反复协商,区政协委员霍志华提出《杨和中学路段建设人行天桥》提案。提案办理过程中,政协委员慷慨出资支持建设。人行天桥建设项目总投资近300万元,其中区政协常委、高明基业冷轧钢板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士武捐资建设天桥上部钢结构,捐建数额占了其中的五成。政协委员不但将民生问题写成提案,还慷慨解囊,充分反映了委员们的履职尽责。

为了给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创造积极的环境,高明区政协自去年以来落实多项措施,充分调动政协委员履职提质增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为更好聚焦乡村振兴工作,区政协优化专委会新组建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为推动高明乡村振兴履职尽责。

去年9月,高明区政协专项视察万成路建设进度。如今,万成路已铺设平整的水泥路面。

另外,政协委员数量众多,管理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对此,区政协修订《佛山市高明区政协委员履职管理办法》,严格执行《高明区政协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委员外出考察学习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政协委员外出考察过程的管理。

同时,政协委员还能在履职期间得到持续的培训深造。2019年,区政协就在浙江大学举办了政协委员专题培训班。随后,70多名区政协委员参加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专题培训班,委员履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管理和培训双管齐下,区政协委员履职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2019年,被评为履职优秀的政协委员共122人,占参与考核委员总数的82.4%,同比增长18.4%,切实锻造出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的委员队伍。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高明区政协将从加强机关干部建设、完善委员管理制度机制和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等方面入手,继续加强队伍建设,让人民政协工作使命更加光荣、有为舞台更加广阔、履职工作更加精彩。

投身防疫一线 展现政协担当

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为高明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高明区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展现出新时代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

“请戴好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荷城街道的金华社区、中山社区,随处可见身穿马甲的工作人员。他们奋战在基层防控一线,保护着社区居民的健康安全。他们,是来自高明区政协的机关工作人员。

据了解,今年2月到4月,高明区政协分期分批安排政协机关工作人员驰援金华、中山社区,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极大地舒缓了基层社区人力不足的难题。

与此同时,区政协成立了由区政协主席黄棋泰任组长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立工作专班落实政协机关疫情防控工作。区政协全体工作人员连续奋战,坚持值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区政协机关奋战防控一线,区政协委员们也纷纷投身战疫。疫情发生以来,区政协委员积极响应区委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号召,纷纷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踊跃捐资捐物,充分展现出新时代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据统计,区政协委员及所在的企业捐赠金额合计466.58万元,捐赠口罩6.16万个。其中区政协常委任诚、政协委员霍建荣所在的企业捐资额分别达到100万元。

疫情防控期间,区政协同样不忘积极发挥提案办理、社情民意反映等作用,累计向上级反馈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信息14份,其中1份更是被全国政协采用。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区政协领导班子根据区委、区政府2020年“企业暖春行动”安排,分组实地走访41家企业,详细了解企业复工复产状况和存在问题,收集企业反映问题53个,为推进企业减税降负、稳产稳岗、安全生产、舒缓情绪等积极献策。

原标题:议区委所想,提政府想做,推百姓所盼

高明区政协构建“1+1+N”议政协商新格局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何志勇、黎翠怡 通讯员黄洁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