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佛山首个气象主题公园免费开放

佛山日报讯 记者谈飞洋 通讯员雷瑛报道:“第一次看到气象预报监测仪器,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佛山市第六中学初一学生陈家田开心地说道。12月9日,佛山市气象局举行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活动,佛山市第六中学师生代表实地参观了佛山市气象主题公园、市龙卷风研究中心、市气象台,成为全市第一个气象主题公园的首批游客。

佛山六中师生代表参观佛山市气象主题公园,造型独特的风动仪引发关注。/佛山日报记者谈飞洋摄

银色的风动仪按规律旋转,科技感十足;360°旋转的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可更快更准地精细预测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等对流天气;外涂绿色油漆的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发射装置,可用于人工增雨、消雹、消雨、消雾等;背对阳光站在喷水装置前,就能看到七色人造彩虹……

在气象主题公园内,学生们一边参观各类气象科普互动装置,一边聆听讲解、互动交流,学习气象科普知识。“现场看到那么多气象监测观测仪器和设施,了解它们的工作方式和原理,尤其是造型最为奇特的风动仪,让我感到很新奇,很有收获。”学生陈韵谚说。

近日完工的气象主题公园位于佛山新城东平河滨河景观带,核心区域占地7000平方米,分气象科普区、观花树物候观测区、果树物候观测区三大区域,形成了集气象观测仪器设备展示、气象科技探秘、防灾减灾科普等功能为一体的“自然+科技”景观格局,供市民免费参观、游览,为我市大力推动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开辟了新路径与新模式。

其中,观花树物候观测区、果树物候观测区种植了华南地区多种主要的观花树和果树,可供市民观察各类植物在不同季节及气候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凸显“物候观测和气象科普”的气象公园建设主题。

气象科普区大致分气象模型区和科普观测场两部分,除了风动仪等仪器设备,还展示了多种天气雷达,以及气象卫星数据接收站、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模型等,同时还装置了风塔、百叶箱、酸雨监测仪、路面温度观测仪、能见度观测仪、翻斗式雨量计等。人造彩虹装置则固定开放时间(工作日10时、13时、15时;双休日10时、11时、14时、15时),每次20分钟。

“市民通过可见可触可感的现场体验,能够更直观地认识气象仪器设备,了解到更多气象科普知识,从而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市气象局副局长炎利军介绍,该公园依托东平河滨河景观带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将气象监测、观测、气象与生活等气象知识融入其中,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为滨河景观带增添科技文化色彩。“接下来还会开展第二期工程,为市民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气象科普服务,并力争创建成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扫一扫 看视频  

编辑 | 林晓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