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附近,四川省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救援人员转移被困群众。/新华社发
9月7日,学生们在石棉县草科乡中心小学内吃午饭。当日,记者前往四川石棉县草科乡,在石棉县草科乡中心小学见到,该校118名学生在教职员工组织下,有序恢复学习生活。/新华社发
9月7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救援进入第三天。截至9月6日21时,地震已造成74人遇难,其中甘孜州40人遇难、14人失联、170人受伤;雅安市34人遇难、12人失联、89人受伤。
全力以赴搜救失联人员、救治伤员,加紧打通救援通道,严防余震和次生灾害,加快抢修受灾地区基础设施,妥善安排受灾群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持续紧张有序进行。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总有一些瞬间、有一些故事让人心生感动,让人热泪盈眶。
回家 见妈妈最后一面,带爸爸和乡亲们下山!
新华社成都9月7日电 6日上午,在雅安市石棉县王岗坪彝族藏族乡抗震救灾指挥部,一位身着黑色警用T恤的年轻人,身影显得格外落寞。“我妈妈走了,村里还有30多个乡亲被困在山上,我在等指挥部命令。”这位年轻人是石棉县公安局新棉派出所辅警邱建华,他在沉默良久后对记者说。
邱建华的家在石棉县王岗坪乡幸福村五组,离他工作的地方有50公里,当地人称之为“郑家坪”,坐落在一条深沟里,紧邻着大岗山水库,地势险要。
5日发生的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地震,震中离邱建华家很近,新棉派出所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响应。虽然牵挂着父母的安危,但邱建华强掩着内心的焦灼,和同事们第一时间奔赴指定的受灾群众安置点,搭建救灾帐篷和帐篷警务室,忙着搬运物资,开展治安巡逻……
震后第一夜,新棉派出所全员通宵在岗,待到轮换回到派出所备勤,已快6日凌晨3点。此时,他再一次拨打一直打不通的家中电话。
电话虽然通了,但传来了噩耗,“我堂哥告诉我,妈妈不在了。”邱建华说。
随后他又拨通了爸爸的电话。爸爸告诉邱建华,地震发生时他跟他妈妈正在地里劳动。家里前不久刚收完了苞谷,他们想趁着这两天把地里的草割完。地震震落了山上的石头,其中一块击中了妈妈。爸爸还告诉他,家里的房子震出了裂缝但没有垮塌,出村的路完全断了,30多个乡亲被困在里面出不去……
6日清晨,得知邱建华家中情况后,派出所安排他赶紧回家料理后事。邱建华先从县城坐车赶到新民乡,沿途前来救援的各方力量的车辆呼啸疾驰。在新民乡渡口,邱建华登上了一艘运送救援力量的冲锋舟,几经周折终于到达王岗坪乡抗震救灾指挥部。
经指挥部反复研判后,决定派出武警凉山支队一支90人的救援队伍挺进“孤岛”郑家坪开展救援——那正是邱建华的老家。
邱建华作为向导与救援战士们一起出发,这一路他们要边走边开路,翻过一座山梁,再避开塌方的陡坡爬上郑家坪。
“我要去见妈妈最后一面,要带爸爸和乡亲们下山!”邱建华誓要从“孤岛”中带出父老乡亲。
6日下午,指挥部传来的消息让人鼓舞,泸定县城到震中磨西镇的道路全线抢通。就在邱建华和武警凉山支队的战士们挺进郑家坪的时候,新民乡到王岗坪的道路也基本抢通。
救援 一路疾行冲过危险区
新华社成都9月7日电 “我们住在镇上一个安置点,有电有水能上网,吃住方便,暂时稳定下来了。”接到亲人报平安的电话后,磨溪镇共和村村民付仕华轻松了许多。
9月6日早晨7点,四川甘孜武警救援队队员们开始在泸定县磨西镇集结,沿省道S434线磨西镇往泸定方向徒步前进,目的地是8公里外的咱地村3组,当地人称为大乌科。付仕华戴着安全帽,背了一箱牛奶,神色凝重地跟着武警救援队伍往前走。
“老婆5日上午带孩子回大乌科,地震后被困在村里,好不容易联系上了,却得知老婆的外婆不幸被巨石砸中遇难的噩耗。”付仕华焦急地表示,想着赶紧去见老婆孩子,同时想去看看遇难亲人的情况。
从场镇去大乌科只有一条柏油路连接,平时开车也就20来分钟,但救援队伍用了一个半小时才艰难行进到村口。途中数次遭遇巨石断道,对面山崖还有2次岩爆,不得不小心翼翼、跑步前进。
泸定6.8级地震,把大乌科变成了一座“孤岛”。村干部说,地震造成咱地村3人遇难,1人失联,10多人受伤,300多户受灾,大乌科多数村民因道路中断而被困两山之间的台地,随时面临落石和山体垮塌风险。
“别走中间、别走岸边,留意树枝动静。”救援队员快速前进时,也不忘给村民提个醒。
记者环顾左右,不见了付仕华,但也不敢久留,终于在村口一个叫登杆坪的开阔地见到了一群村民,很多人都红着眼睛。付仕华的爱人背着孩子坐在地上只是哭,付仕华在周围转来转去,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到这里,救援队就不再让非专业救援人士往里进了。站在村口眺望,两山之间,一座狭长的小桥把村子与此岸连接起来。一名救援队员背着一位老人在乱石间穿行,几名队员紧随护送至登杆坪才把老人放下来。
上午9时40分,当救援队员们抬着担架护送78岁老人童洪清缓缓走过小桥来到其他村民面前时,来自森林消防的一支救援队也加入其中,人多力量大,大家喊着口号,一路疾行冲过危险区。至此,大乌科200多名被困群众已全部转移出村。
来到省道S434线共都桥山体滑坡断道处,村民们扶老携幼沿着护坡斜坝往高处攀爬,救援队员站成一排牵引村民离开,前往磨西镇救灾安置点。
见习编辑丨冼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