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突发腰背痛或为骨质疏松症

对于老年人来说,出现腰背部疼痛、身高变矮甚至出现全身多部位骨折现象,很多人会认为这只是人衰老的表现。但事实上,这些症状还可能是骨质疏松带来的影响,甚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动作,都可能因此带来身体损伤。

骨质疏松者容易出现骨折

日前,86岁的谭阿姨突然出现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伤后在家休养,症状无缓解,随后前往佛山市中医院就诊,检查后发现是骨质疏松导致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据其回忆,可能曾经弯腰搬过东西,就开始出现系列症状。所幸发现较早,市中医院骨一科(脊柱专科)主任曹正霖及团队为其实施椎体强化微创手术治疗后,老人很快恢复了正常生活。

曹正霖表示,正如谭阿姨的例子,大多数骨质疏松患者并无明显外伤史,或仅有扭伤、颠簸等轻微外伤,有的可能只是咳嗽、喷嚏、弯腰等日常活动,便引发了骨折。而症状上常常可见不同程度的、持续的胸背部、腰背部疼痛。

曹正霖介绍,骨质疏松症是一类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常见于老年人及绝经后女性。该病会影响日常生活,导致活动灵敏度下降,弯腰屈膝等功能活动受限、卧床时间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易发部位包括椎体、髋部、腕部等。

值得关注的是,每年因骨质疏松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人不少,但其发病常出现的胸腰背疼痛,却常被认为是身体老化的正常现象,或当作是简单的扭伤。只有不足1/4患者有明确跌倒病史,以致很多患者错过了最佳就诊和治疗时机。

因此,如果家中老人突发腰背部疼痛,卧床时疼痛减轻、活动时疼痛加重,就需要注意是否出现骨质疏松,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

中老年人要定期检查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不仅为患者带来较大经济负担,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后还容易发生再发骨折,甚至可能带来生命危险。”曹正霖提醒,面对这些严重的后果,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骨质疏松是关键。

他指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本原则为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抗骨质疏松治疗,复位固定则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其中,对于症状及体征较轻,影像学检查为轻度压缩骨折、无神经功能损害、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治疗方案包括卧床休息4周,药物镇痛,佩戴支具,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等。

手术治疗则可根据不同情况,开展椎体强化微创手术、开刀手术治疗。

曹正霖指出,早发现非常关键。目前,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基于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骨密度测定、影像学检查及必要的生化测定。DXA测量的骨密度是目前通用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指标。建议绝经后女性、50岁及以上男性定期进行检查,以确认自身骨质情况,以更好地预防相关疾病。

预防骨质疏松,曹正霖建议市民从日常生活着手。饮食习惯方面,应保证每日膳食丰富、营养均衡。多吃钙及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蛋类、豆类、鱼类、菌菇、燕麦、奶制品等。同时还应坚持低盐饮食,多饮水,增进食欲,促进钙的吸收。注意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可乐等碳酸饮料。

另一方面,缺乏合理的体育锻炼也可能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症,体育锻炼可刺激骨量增加,防治负重骨骨量丢失。通过锻炼也可改善机体的灵活性和全身情况,降低骨折率。可选择中医传统运动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生活中可保持1周3-4次慢跑、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

此外,钙剂和维生素D是日常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本药物。充足的日照可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增加骨矿含量。因此,可在11:00-15:00,暴露四肢及面部皮肤于阳光下15-30分钟,2次/周,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并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免灼伤皮肤。

有需要的人群可在医嘱下补充抗骨质疏松药物。

文丨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 通讯员禤天航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