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在佛山陶博会箭牌瓷砖宋境系列的展区内,一名来自山西的客商没像往常一样先敲击砖面听声音,而是忍不住伸手触摸瓷砖的表面。“有宋锦的纹路,灯光打上去很温暖,是我要找的空间意境。”
从复刻宋锦质感的哑光釉面,到融入山水意境的大理石纹理,文化赋能正从一个营销概念,转化为中国陶瓷企业突围同质化竞争、提升产品附加值的策略之一。
箭牌瓷砖展出的宋境系列吸引了客商参观。
文化赋能,瓷砖不再“冷冰冰”
“箭牌瓷砖此次重点推出的宋境系列产品,是品牌打造的第四代以宋代美学为主题的超级产品,让冰冷的瓷砖拥有文化的温度与情感。”箭牌瓷砖品牌市场部经理高幸向记者介绍,品牌始终秉持“让空间多一些留白”的理念,宋代美学所倡导的“大道至简、天人合一、雅俗共赏”,与品牌追求的极简风格高度契合。
同时,其也与箭牌瓷砖“自然、国际、人文”的品牌理念中“人文感”的核心诉求相匹配。箭牌瓷砖自2023年起便开始聚焦宋代美学,在行业内较早提出这一美学方向,展现出品牌在文化与产品融合上的前瞻性。
这一转变直接回应着市场的变化。来自山西的客商透露,具备独特文化IP的产品,即便价格高出普通产品,在高端家装和设计师渠道中依然备受青睐。
东鹏IW展区。
当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对产品文化价值和美学内涵的挖掘,正成为创造新需求、摆脱低价竞争的关键。在东鹏IW展区,瓷砖产品被拆解成最初的样子,陶泥、砖瓦、瓷砖等产品被逐一展示,给客商带来一场文化追溯的头脑体验。
IW工作人员介绍,现场展示的“陶之语”“陶之影”“陶之味”“陶之愿”“砂之色”五大篇章,解读了黏土、工具与使用场景之间的连续性,尝试以当代设计语境重塑器物的日常美学,更是一次关于“材料、工艺与设计”的深度对话。
文化赋能成为陶瓷企业提升附加值的重要路径。一名来自湖南的经销商坦言,现在消费者买的不只是瓷砖,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
各地的客商参观佛山陶瓷展会。
绿色升温,瓷砖新材登上舞台
坚实的竞争力仍需硬核的绿色科技作为支撑。本次展会上,多家陶企都推出了新材产品。在蒙娜丽莎集团旗下QD展区,展示的柔性新材吸引了不少客商咨询。来自大同的客商主动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希望展会后再深入交流。
柔性新材是近两年兴起的产品。它的特性是天然环保、施工便捷、防水防火、装饰性强。“它可以折叠弯曲,90度也没问题。”销售人员介绍,这些产品能在旧改翻新工程中发挥大作用。
客商关注新材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存量旧改市场达到350亿平方米,每年新增10亿平方米,规模已超新建市场。
鹰牌实业董事长吴启超分析,柔性材料是旧改的关键材料,相比刚性陶瓷,它更易切割塑造,改造无需拆墙拆地,符合日本30年旧改经验,新材是旧改的必然趋势。
今年,鹰牌新材正式推出墙面系统、地面系统、门墙柜同色定制系统、家具更新系统等四大产品体系,以新材产品回应市场需求。
市场回暖,增长不再“靠单一”
行业虽常提“生存压力”,但展会期间的企业动作,却藏着逆势活力。
诗连达岩板在中国陶瓷总部占地2500平方米的展厅于展会首日开业,展厅内展示的岩板方案与设置的沉浸式体验区,吸引客商参观。
诗连达董事长陈家来表示,在展会期间迎来展厅的开业,也希望在当前市场环境不太好的时候,告诉大家奇迹不是躺着等就能到来的,奇迹是拼搏出来的。市场机遇一直都在,只要努力,总有一天能实现想要的目标。
碧虎瓷砖则聚焦防滑赛道,发布金丝绒、民宿艺术砖等防滑砖产品矩阵,吸引客户洽谈。该品牌创始人彭天奎表示,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印证有准备的企业正扎实经营,行业并非“一片寒冬”。碧虎自9月底秋季全国选商通道开启以来,意向客户近2000名,签约锁定城市超过30个。
还有箭牌瓷砖、汇亚瓷砖等企业,在展区亮出5A新国标的标签,展示企业产品实力。5A新国标涵盖了瓷砖的多项关键性能指标,代表着行业的高标准,不仅是企业产品质量的有力证明,也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与认可度。
面对市场变化,佛山陶瓷企业不再依赖单一的增长模式,而是通过拓展产品线、深耕细分市场、提升品牌形象等方式,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与创新活力。
它们的行动表明,即使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只要企业能够精准洞察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记者手记:
行走在展馆中,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清醒的热忱。企业不再盲目追求展台的宏大与产品的堆砌,而是更专注于展示其核心技术、绿色智造与综合解决方案。
这种转变,正是中国陶瓷产业在压力之下,挤掉泡沫、回归实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从“砖”到“专”,这条转型之路固然充满挑战,但佛山陶博会上所展现出的创新活力与务实姿态,让行业对未来有了更多的底气与期待。
文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嘉雯
编辑丨朱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