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天天315丨买贵容易退差价难,价保套路要多留心

买贵容易退差价难,收到货后发现商品以次充好缺斤少两,商家库存不足虚假发货……近日,不少消费者反映自己从“尾款人”变成了“大冤种”,被平台和商家耍得团团转。对此,佛山日报天天315栏目推出“双11拒绝做‘大冤种’指南”,为你揭开层层套路。

近期,“李佳琦直播间商品比官方店贵”登上各大平台热搜,不少消费者反映,其熬夜蹲守直播间买到的资生堂旗下预售产品却在几天之内降价了近400元,但当消费者按照平台规则申请价保时被提示“商品已下架,无法申请价保服务”,而该款商品价保时间一直延续到11月26日。

面对消费者的质询,资生堂官方旗舰店客服回应称系后台短暂的系统故障,并拒绝付差价。记者检索黑猫投诉平台了解到,目前该案的集体诉讼已有1700多人参与。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消费者都遇到商品买贵了的情况。市民王小姐反映,其10月28日在UR旗舰店预付了30元定金,并于10月31日以实付219元的价格买下一款包,但随后发现经过平台满减和商家优惠券等一系列优惠后,该款包直接下单的价格仅要142元。记者检索相关平台了解到,不少消费者遇到类似情况,包括lululemon、斯凯奇、优衣库、欧莱雅等品牌的预售都比之后直接下单贵。更让消费者感到被欺骗的是商家的虚假宣传,当前黑猫投诉热门上,就包括喜临门、兰蔻、vans等诸多品牌被消费者指控存在优惠额度篡改、前期承诺不兑现等虚假宣传内容。

尽管针对特定商品,电商平台都有相应的价保服务,但很多消费者并不能顺利退差价。除了上述资生堂以商品下架、系统故障等理由拒绝外,记者以关键词“价保套路”在某社交平台检索发现,商家的花式套路非常多。某小红书博主发文表示,其在“双11”促销期间购买的苹果手机iPhone 14 Plus在一夜间降价649元,然而其在价保过程中却被要求只有重新下单才可价保,待其重新下单后却发现根本抢不到货,也就无法提交订单,不少消费者分享了类似情况。此外,价保金额返还过程中也存在问题,有博主反映其退差价过程中被扣除95元的赠品金额,也有博主表示退的差价是按照实际付款金额算的,意味着自己白白花费了优惠券。

针对层出不穷的价格纠纷,经常网购的李女士认为,这是平台规则模糊造成的,和原来线下实体店的单一价格相比,当下电商网购平台的优惠策略层出不穷,甚至每个消费者的实付价格都不一样,然而淘宝、京东等平台的相关规则都很模糊。

在近期“双11”促销活动中,佛山市消委会也陆续收到一些网络消费投诉。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在网购时提前做好消费规划,理性消费;主动与店铺客服沟通优惠、价保规则,防范掉入虚构原价、商品下架等消费陷阱;保存好购买信息、聊天记录等相关消费凭据,如遇消费纠纷,可向经营者当地消费者协会或相关行政部门投诉。

律师说法

产品下架不能成为拒绝价保的理由

广东宝慧律师事务所律师蔺存宝分析当前商家拒退差价情况指出,价保服务实际上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而使用的一个概念,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时,价保电子合约即生效,那么在履行期限内就都可以享受价保服务,因此商家在期限内下架产品并不能成为拒绝价保的理由;此外,在电子合约生效后,商家单方面塞进去的条款是无效的,因此,系统故障等理由不合理。

文丨佛山日报见习记者余佳欣

见习编辑丨冼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