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营商环境的构筑离不开高效的政务服务,高质量的政务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性支撑。自佛山明确提出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以来,各区各部门积极响应落实,持续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积极探索创新行政审批服务和便民惠企改革措施。近日,佛山市委党校课题组就“优化佛山政务环境的路径探讨”展开调研。课题组认为,佛山要进一步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实施及评估机制。进一步构建对标国内外先进、符合佛山实际、体现本地特色的政务服务评价体系。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再升级,塑造以“益晒你”为特色标签的城市新形象。
亮点
进“一个门”上“一张网”享受无差异政府服务
(一)从集中办理到集成服务:开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新模式
佛山是全国最先开展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探索的城市之一。尤其2014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佛山市以简政放权和标准化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 +”技术为支撑,全面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群众只要进“一个门”上“一张网”,就能够享受无部门界限、无标准差异的政府服务。
(二)构建“4×4”政务服务体系: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新模式探索的基础上,佛山市进一步建成“4×4”整体政务服务体系,实现“四位一体、四级联动”,即横向搭建门(实体大厅)、网(网上大厅)、端(自助终端)、线(12345平台)四类政务服务载体,纵向实现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全面覆盖,形成了“线上全天候、线下15分钟”的政务服务布局。
(三)技术赋能再升级:构建政务中台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效能
通过推进服务平台集约化建设,统一建设政务服务中台,整合升级政务服务各类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效能。通过发挥动态、实时的政务“大数据”沉淀作用,推动群众办事进一步从“人带着材料跑”向“网络带着信息跑”转变,办事材料逐步不需重复提交,申请材料数量大幅减少。
(四)便企惠企“再提档”:构建“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
佛山出台《构建佛山“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2022年度版)》,粤省事、粤商通两大平台同步上线佛山“益晒你”企业服务专区,对标国际最好最优标准,全面打通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围绕企业开办、经营许可、工程建设、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接入、不动产登记、纳税等方面,全方位、全流程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挑战
政策供给水平和政务服务供给质量仍有待提升
(一)政策供给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企业参与政策制定程度较低。二是惠企政策宣传普及力度还不够。三是部分政策缺乏普惠性及精准性。政策向大企业倾斜问题突出,扶持面过窄,难以覆盖更多企业。中小型企业缺乏专项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话语权不足,不利于行业竞争。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有待完善
在调研中,有部分企业家反映,生产用地、工业用地供应量不足且价格偏高;交通运输便捷性不足、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基础教育资源紧缺以及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且不充分,导致对人才吸引力不足,外来职工子女入学困难加剧用工短缺问题。人才资源不足,是众多企业主反映制约企业创新的重要障碍。
(三)人才和技术服务供给有待补强
目前,佛山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建设还不完善,城市形态有待进一步提升,对高尖端人才吸引力不强。此外,人才认定重点放在引进院士、博士和具有其他高级学术资格和荣誉的高端人才方面,对于中小企业有关本科层次、工匠型技能人才的诉求关注关怀不够。此外,目前佛山缺乏优质的技术中介服务,民营企业的技术服务需求难以得到充分的满足。
(四)政务服务供给质量有待提升
企业家反映,政务审批效能还有待提高,部门之间的协作有待加强。工作人员服务业务能力与服务态度参差不齐,政务服务数字化应用水平有待提高,信息公开仍不够;商事纠纷、涉外商事法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对接和支持力度不足。
建议
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再升级 让政策更“好用”“管用”
一是进一步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实施及评估机制。政策能否“落地”、真正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企业参与。因此应保障企业参与政策制定,合理提高涉企政策制定中各类型企业家参与的比例,采取多方调研和多样的参与方式,充分掌握企业的实际困难与诉求,依托大数据进行科学制策、分类施策、精准施策,重点处理好惠企政策针对性与普惠性、普适性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既“锦上添花”又能“雪中送炭”,确保各类政策“管用”“好用”“能用”“有人用”“多人用”。保障企业参与政策效果反馈,定期开展对已有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对政策进行修订和完善,对政策实施进行动态监督,创新政策宣传方式,丰富政策解读方式。
二是深入挖掘民意在科学决策中的作用。广泛的民意是科学决策的基础,科学的决策必然体现和遵循“民意输入——决策输出”的运行机理。要深入开发和挖掘政务热线(“12345”)和“市长直通车”平台所收集的海量群众诉求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必要的汇集处理以及必要的关联分析和政策分析,就可以为城市治理、社区治理和政策议题提供极其宝贵的政策参照评估和决策信息辅助。为此要建立热线电话数据和服务平台数据的多层次的报告体系,主要包括周报、月报、季度报和年报四个层次,对报告中涉及群众诉求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处理应用,对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的精准性提供依据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深化政务服务热线和各类服务平台“接诉即办”“有诉必应”改革,打造服务热线和服务平台四个“总台”定位,即:服务总台—调度总台——监督总台—参谋总台,促使各类行政服务和执法资源真正向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倾斜,全方位提高解决市民实际诉求的能力,真正让民意直通决策,推动决策源自民意。
三是兜住保市场主体、保企业生产底线,创造一切条件为企业生产服务。一方面要解决好企业生产的基础性问题,不断完善城市基础建设,推动公共服务更均衡更充分,不断提高能源供应与企业产能匹配度,合理规划产业园区,完善路网建设,完善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将更多基础性资源投向产业园区。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的突出难题,多措并举、多方合力解决好企业用工短缺、数字化转型等现实困难。
四是坚持“上下联动”、“左右协调”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再升级。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部门协作,打破“数字鸿沟”,对已有的行政审批流程进行再优化,实现政务服务更贴心、办事体验更舒畅。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好广东省关于支持佛山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政策红利和有利契机,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积极申报政务服务改革试点,在许可范围内用好地方立法权。同时与周边兄弟城市加强政策协同和规则衔接,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硬连接、规则软衔接”发展大局。
五是构建对标国内外先进、符合佛山实际、体现本地特色的政务服务评价体系。标准决定质量,立足佛山产业结构实际来构建佛山政务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优化政务环境、提升政务服务质量的主要抓手。佛山是制造业大市,市场主体众多,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政务服务必须要坚持服务市场主体本位,构建以识别市场主体需求、明晰政府服务职能、提高服务市场主体、优化政务服务供给为“四梁八柱”的政务服务评价体系。
六是大力建设政务服务品牌,塑造以“益晒你”为特色标签的城市新形象。在练好内功的同时,还要善于将佛山政务服务改革成效宣传出去、推介出去、传播开来。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新媒介新平台大力宣传好“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等能够直抵企业和群众心声的政务服务改革成果,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叫得响、传得开的政务服务改革品牌,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佛山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实现“近悦远来”的效果。
来源丨中共佛山市委党校
编辑丨冼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