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感染新冠病毒后应该如何用药?家里要储备什么药物?

在当前的疫情防控背景下,感染新冠病毒后应该如何用药?家里要储备什么药物?昨日,记者采访高明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药学部副主任赵冠耀,梳理了一些实用的小技巧。

药理作用相同的药不能混吃

赵冠耀介绍,一般感冒药都是OTC药物(非处方药),患者按照说明书使用时是安全的,但是如果叠加使用多种药物,就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感冒药和退烧药通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这两种药物同时服用过量可能会造成肝功能损害。”赵冠耀说,对于成年人来说,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每日最多服用剂量分别为2g和1.2g,如果体温低于38.5℃,不建议使用降温药、退烧药,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或多饮水的方式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选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但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服用方法和用量来服用。

对于无基础疾病的年轻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通常能通过充分休息、增强营养、按症状服药后,在3~5天内自行恢复。

赵冠耀建议,市民购买药物时,尽量选择单方药、非处方药,不可同时服用多种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例如,市面上常见的感冒药也具有抗过敏(药名中含“敏”字)、缓解鼻塞(药名中含“伪”“麻”字)、止咳(药名中含“美”字)作用,市民要根据出现的症状,选择对症治疗的药物,不可盲目叠加使用多种感冒药,以免出现重复用药、服用药物过量等情况。

孕产妇退热用药首选对乙酰氨基酚

孕妇新冠抗原或核酸阳性时需要用药吗?赵冠耀介绍,如果有发热症状,但体温低于38.5℃的,可采取物理降温处理。“如果降温效果不明显,或者体温升高到38.5℃及以上的患者可使用退热药。”

赵冠耀建议,孕产妇使用退热药首选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避免同时使用多种退烧药物造成肝肾损害;中成药在孕期使用的安全性尚不明确,因此不建议孕产妇自行服用中成药,也不建议自行使用抗病毒药物及抗生素。

3个月以上的婴幼儿有发热症状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滴剂;3个月以内的婴儿发热不推荐用药,若症状严重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有发热症状时可选用布洛芬混悬液或滴剂,6个月以下的婴儿应避免服用布洛芬。

不可盲目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新冠

导致咳嗽、咳痰、咽痛症状的疾病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市民首先要做的是判断疾病是由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引起的。

“感染奥密克戎病毒时,使用抗菌药物是无效的,只需要针对症状使用止咳、祛痰、缓解咽痛等药物即可。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等只对细菌感染有效,而新冠属于病毒性感染,市民不可盲目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新冠。”赵冠耀说。

在服用退烧药、感冒药后,市民还需避免喝酒和开车。赵冠耀介绍,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期间饮酒会损害肝脏,服用布洛芬期间饮酒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因此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服用氯苯那敏、右美沙芬等药物会产生头晕嗜睡等副作用,市民在用药期间不要驾驶汽车或进行高空作业。

文/佛山日报记者陈嘉懿  通讯员李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