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立春后,养阳护肝正当时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节气过后,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2023年立春开始于2月4日。因此,进入立春节气后养生保健要从养阳护肝做起,日常穿着、起居、饮食等方面也需要特别注意。

及时调整生活作息

广东省名中医、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学科带头人高修安主任中医师介绍,立春时节风气主令,气温变化较大,正是常说的“乍暖还寒,春寒料峭”。由于人体腠理开始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因此,市民可通过调整生活作息的方法帮助提升体质。

其中,初春时节年老体弱者换装应审慎,不能突然减少服装,以防春寒损伤初生的阳气。可下半身穿厚衣保暖,上体略减衣,以保证阳气的正常生发。

当前春季万物发陈,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应多进行户外散步、晒太阳,让气血通畅、阳气流转,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以“微汗”为好,因为“汗为心之液”,大汗会损伤心阳。

由于今年立春和春节时间相邻很近,从立春开始湿气开始变重,这段时间人体如果阳气不足,就容易被湿邪侵犯,出现易困嗜睡、精神难以集中等情况,中医称之为“春困”或“湿困”。除了脾虚湿困以外,肝的正常疏泄失常也是春困的重要原因,可以尝试伸伸懒腰,将原本处于静态的肌肉、关节调动起来,能有效缓解困倦、乏力等情况。中医认为,肝主全身筋膜,而伸懒腰可以调疏肝气。

饮食方面,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高修安建议,一般而言,近期可多食甜、少食酸以养脾。肝火旺及脾胃虚弱者要注意少食酸味的食物,多吃些性味甘甜的食物,帮助平抑肝火,如白菜、粳米、大枣、山药、南瓜等。还可适量食用春笋、韭菜等食物,但要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烧烤等食物,防止损耗阳气,避免上火。

按揉穴位助力提升体质

除了日常生活作息的调整,高修安建议,市民近期还可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穴位按揉及养生保健理疗,帮助提升体质和个人状态,预防疾病。

其中,肝俞穴位于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由于肝俞穴在人体的背部,在足太阳膀胱经上,按揉该穴位有助祛除湿气,也可用靠墙蹭背的方法刺激肝俞穴。行整个后背足太阳膀胱经的拔罐治疗,更能起到疏通背部膀胱经,祛除人体在冬季所受湿气的作用。

敲肝胆经则可帮助清肝火。高修安建议,市民可尝试自行开展。具体方法为双脚与肩同宽,蹲马步,双手握空拳,从膝关节内上方开始以四拍节奏敲至腹股沟,然后转至胆经,从环跳穴开始以四拍节奏敲至膝关节外上方,再将手慢慢收回。

另外,闭目转眼也有助养肝血。可闭合双眼,用食指轻压眼睑,微微揉搓到眼球有发热、发胀感。保持头部不动,眼球分别向左右各转动10圈,缓解眼疲劳、提高视力。

此外,梳头可帮助身体“升阳”。春天是自然界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日渐旺盛,毛发生长迅速。春天梳头就非常符合这一养生要求,有宣行瘀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作用,还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促进毛发生长。

文丨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 通讯员张晓辉

编辑丨冼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