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抽奖陷阱层出不穷、家具产品纠纷多、生活服务类问题不断……日前,佛山消委会发布今年第一季度受理投诉情况,消费投诉呈现三大热点。结合具体案例,消委会建议消费者要强化合同观念和证据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以免陷入不法经营者设置的圈套。
据统计,佛山消委会第一季度消费投诉总量770件,处理解决624件,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81.58万元。
案例
买手机享等额消费金 不料竟是消费欺诈
街边销售人员以协助完成任务为由,引诱马先生以6980元购置一台手机,称马先生同时享有6980元“某佳购”APP的消费额度,且该APP与各大知名购物网站均有链接,可以用该额度购物。后来,马先生在“某佳购”APP上购物时,发现产品价格虚高,有些甚至没有生产厂商,而且不能转到其他购物平台消费。马先生惊觉上当受骗,于是向佛山消委会求助。
佛山消委会指引马先生正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获取该店铺有效注册经营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如无法获取店铺有效的注册经营信息,可根据其租赁情况、与出租人的运营关系等,判断出租人是否担责。同时,查询“某佳购”APP的注册经营信息,向其注册经营地的相关行政部门投诉。
●提醒:
警惕街边抽奖陷阱
别相信天上掉馅饼
佛山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警惕“点赞免费抽奖”“扫码协助完成任务”等噱头,时刻提醒自己天上不会掉馅饼,谨慎参与此类活动,更不要轻易将个人手机交由陌生人操作,进行充值消费前需谨慎查询充值APP相关信息、价格等关键内容。
如领取的奖品未使用,建议消费者先与店家协商沟通退款事宜。如果商家拒绝退款且正常经营,尽快收集好商家的详细信息及协议、转账记录等证据,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
案例
直播称家具定制3万元 实际报价却要6万元
徐先生刷短视频时,发现家具定制直播间举办促销活动,交付4999元定金即可锁定全屋高端定制家具优惠,费用预估3万元。于是,徐先生交付定金并签订合同。随后商家发出的报价单显示费用为6万元,这让徐先生无法接受,要求商家继续履行费用3万元的合同或退还定金。但商家认为徐先生违约,双方无法协商一致。
佛山消委会分别向商家和消费者了解详细情况,认为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商家此举侵犯了徐先生的合法权益。经调解并向商家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商家退还定金,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提醒:
选择口碑商家
提防低价引诱私下交易
佛山消委会指出,这类家具产品纠纷呈现直播销售噱头多,低价吸引消费者预订,后续报价不一;引导消费者私下交易,加大维权难度;因赠品破损影响产品退货问题等特点。
佛山消委会提醒消费者,选择有口碑和售后服务较好的正规商家,并将家具的材料、颜色、尺寸等详细内容进行书面约定,提防消费陷阱。通过物流配送产品,收货时应及时、现场仔细查验家具的样式、颜色、材质等是否与约定相符,是否有相关质量检验证明,零部件是否缺损,板材是否开裂。
此外,消费者通过网络直播等形式选购时,应警惕低价引诱和避免私下交易。发生消费纠纷时,要与商家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留存相关证据,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案例
说好婚礼后退押金 一拖再拖不退款
王小姐与佛山一家婚庆公司签订服务合同,并支付了近万元服务费及押金2000元,双方约定婚礼完成后一个月退还押金。谁知,婚礼结束数月后,该婚庆公司仍不退款,且不断提出新的退款期限。佛山消委会联系商家反映投诉问题,希望其按照约定尽快履行退款义务,商家承诺退款期限并表示会尽快处理。
这类生活服务投诉还包括智能电视“太智能”,增值服务开通流程设置不合理,连续多月默认自动续费,容易存在误操作等;产后康复销售噱头多,月子中心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夸大宣传等。
●提醒:
选择有资质服务公司
留存证据以便维权
针对此类投诉,佛山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谨慎选择社会服务公司,注重实地考察服务公司口碑、硬件实力、组织能力、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资质等,选择信誉好、证照全、服务优的服务公司;要谨慎签订服务合同,明确约定服务的时间、地点、项目、费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要提高风险违约意识,关注服务公司的日常服务,遇到合法权益受损时可采用书面记录、录像、录音等多种形式留存证据。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龙凤 通讯员陈蕴彤
编辑/王琦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