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研学的名号,宣传标明‘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实则只在校门口拍照打卡敷衍了事。”近日,有家长向天天315栏目反映,暑假期间参加了广东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举办的北京夏令营第一期活动,发现实际行程与宣传不相符,跟团期间甚至还有3名孩子“走丢在故宫”。
投诉
名校畅游变门口打卡游
这个夏天,清北名校游持续升温。为了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小学毕业之旅,王女士(化名)参加了由广东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举办的第一期北京夏令营活动,7月9日至7月14日的团费约3700多元,共有43名孩子参加。
原本,她期待孩子能在清北名校中畅游、与名校教授学霸友好交流、深度感受首都的人文底蕴。但旅行中,孩子却反馈体验感十分差:整个旅程混乱无序,最重要的名校畅游变成了只在门口拍照打卡。
根据家长提供的聊天记录,7月11日,孩子们本应进入清华或北大校内参观畅游,但跟团导师并没有带孩子们入校,而是站在门口远远地给北大校门拍了张照,在群内发信息表示“我们到北大啦”。
当天下午2时45分,导师汇报带着孩子们前往清华艺术博物馆参观。但1个小时后,导师就表示准备返程,还补充道“带孩子们逛完清华大学好几圈了”。
群内不少家长发出疑问:“就是在北大门口转一圈吗?”“参观清华艺术博物馆和参观清华大学校内不是一回事吧。”“我女儿说在太阳底下排了半个小时,就为了在门口拍个照,然后走了。”
王女士表示,当初选择这个研学团,正是看中了它的宣传亮点——“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育专家指点迷津”,但孩子体验下来却是货不对板。
还有家长提出,在参观故宫的环节,导师将8个孩子落在了检票口,其中5个孩子进故宫后,剩下的3个孩子没有票不能进。“当时没有老师在身边,3个孩子在故宫外围呆了1个多小时。”家长唐先生(化名)质疑,该团导师资质不足,跟团管理混乱。
回应
出发前才得知无法进入北大
7月16日,近十名家长纷纷在微信群内质问旅行团负责人,要求道歉或退费。“挂着研学的名义,付的也是研学的费用,却连大学校园都进不去。”一位家长在群内表示,整个研学过程“状况百出”,不应是一句道歉就能解决。
当天,研学团负责人方女士在群里回应,为了能让孩子们进故宫,付出了超高的成本代价,每个重要景点必须“卡点秒抢”,无法提前预约。前期组织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很多环节需要临时调整和应对,造成了一些误解和不满意的体验。
据记者了解,今年暑期系北大、清华时隔四年首次恢复校园参观,进校参观的名额十分抢手,个人和团队预约均实行限额管理。以清华为例,个人参观可提前7日通过“参观清华”微信小程序实名预约,团队参观可提前14日通过“清华大学保卫部”网站“校园参观预约”栏目预约,预约主体须为中小学或教育主管部门,并不对旅行机构开放预约。
22日,记者联系到方女士,她解释今年暑期北京名校游火爆到超乎预料,宣传推文今年3月推出,在第一期第二团出发前夕(7月8日)才得知无法进入北大校内,对于未及时向家长沟通说明而产生误会感到抱歉。而后续的研学团,机构及时调整且均在出发前向家长说明无法进入名校内的情况,也都得到了他们的理解。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暑期有1000多名学生参加机构举办的夏令营,但是北京夏令营第一期行程的确存在不足。参观故宫时,有3名学员因信息未录入系统而无法顺利进入故宫,但第二天导师们特意带3名学员重游了故宫。对于家长们质疑讲座教授和导师的资质,她解释称,所聘请的教授为北大李世杰教授,学霸则是河南高考屏蔽生,跟团导师除了旅行社2名老师外,还在中国传媒大学招聘了2名当地的大四学生,以便更好地帮助学员适应北京环境。
方女士表示,在收到家长的反馈后,一直在积极联系家长沟通协商,但部分家长并未给予回应。
律师说法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特约新闻评议员、广东宝慧律师事务所律师蔺存宝表示,商家作为经营主体,所宣传的产品或者服务与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一致,就构成了虚假宣传。在该消费纠纷中,除了看家长和旅行社签订的旅游合同协议或补充约定,还要结合活动组织方公众号的推文,以及宣传单张、宣传册内容,或者是向家长推广这个旅游项目过程中,工作人员陈述的内容。如果无法兑现所提到的服务内容,就可能构成虚假宣传或违约。
目前研学游的产品非常多,消费者在选择时应注意哪些方面?蔺存宝建议,首先要看商家的履约能力或实力,选择大型、研学组织经验比较丰富的机构。以名校游为例,机构如何能保证学员们顺利进入校内,如果无法进入有没有别的预案等问题,家长需要提前了解充分。家长避免盲目给孩子报研学游项目,质量不好的研学游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得不偿失。

扫码上线315我要报料平台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唐格桢
编辑/王琦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