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2023中国·佛山大湾区功夫电影周开幕 舞剧《咏春》打响头炮

爆款舞剧《咏春》在中国巡演百场后回到叶问的故乡——佛山献演,11月4日晚受邀为2023中国·佛山大湾区功夫电影周揭幕,打响头炮,收获如潮掌声。

剧中,佛山地区的两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咏春拳焕发新彩。剧外,正式启幕的2023中国·佛山大湾区功夫电影周为每一个功夫、电影以及传统文化爱好者敞开大门,诚邀八方来客在这里畅享光影盛宴;功夫电影周更为每一个逐梦者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鼓励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创作人从佛山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讲好佛山故事、岭南故事和中国故事。

11月4日,2023中国·佛山大湾区功夫电影周开幕式举行。活动中,功夫快闪活动吸引大批观众围观。/组图由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何淳伟摄

佛山非遗“咏春拳”:以舞会武传信念

舞剧《咏春》由韩真和周莉亚担当编导,她们编导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等作品蜚声舞坛。本次新作创造性地将武术和舞蹈结合,在舞台上还原一个鲜活的武林世界。

古今处处皆江湖:离开故土的“叶师父”怀抱“咏春堂”牌匾,踏入群雄林立的武馆街,只为在香港推开咏春传承的一扇门;退休后的灯光师“大春”不甘沉默,他与有志于拍摄《咏春》这部电影的剧组同行奔赴山海,只为追寻心中那一束光……

出演“叶问”一角的是青年舞者常宏基,他是2019年《舞蹈风暴》八强人气选手,深圳歌剧舞剧院首席舞者,为探索角色的内心世界,曾三访佛山并接受一年的咏春拳训练。

“第一次得知自己要出演这个角色就来佛山,感受武术之乡的气息。第二次来佛山时,我们跟随佛山咏春师傅董崇华学习拳法。”常宏基说,最难忘的是第三次来佛山,基于此前的积累和思考,他再走进位于祖庙的叶问堂时,“我突然感受到叶问的武术信念,也感受到他给我带来的力量。”

如何以舞会武?这对常宏基来说是一大挑战。常宏基细心揣摩发现,舞蹈的气息是行云流水的,犹如流淌在舞者的血脉中;武术的气息对内力有要求,短促的气息吐纳间可实现发力。二者经过“调息”实现自由切换,最终在舞台上呈现干净利落的身手、行云流水的风范。

除了咏春拳,常宏基还期待学习更多中国功夫,为自己的舞蹈表演注入灵感。他说,当他打起中国功夫,能感受到向上的能量,能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佛山非遗“香云纱”:织满游子的乡愁

舞剧中,叶问妻子“永成”的舞者是许天慧,她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是深圳歌剧舞剧院独舞演员。源于顺德的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香云纱舞服和其它舞服不一样,特别垂顺,在灯光的照射下还有一种五彩斑斓的黑,运用到不同的舞段呈现不同的情感。”

《咏春》全剧最“燃”的段落,莫过于咏春、螳螂、八卦、八极、太极五派掌门之间的高手对垒,五大高手均身着香云纱做成的长衫,一招一式之间,具有硬度而不失垂感的衣料舞出阵阵劲风,在舞台追光的映照下,闪现出黑亮的色泽。“通过叶问的视角,我们能感受到香云纱中织满游子的乡愁,对故土的思念。”许天慧解释。

在一场群舞中,头戴尖斗笠,身着红云纱裙、香云绸裤的女舞者光着脚,背朝天,将天地之间极具美感的劳作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这里的香云纱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她们是英雄背后的女人,扎根土地辛勤劳作,默默奉献。”许天慧说。

为了增加舞剧的戏剧张力,编导增加了二人家庭生活的“小矛盾”,例如“永成”让“叶问”买米,“叶问”却把钱用于打一块“咏春堂”牌匾。妻子有责怪,但又不忍打击丈夫的梦想……许天慧说,“小矛盾”传达了平实的爱情观,更能打动观众。

舞剧掀功夫电影热潮:来佛山寻根

舞剧《咏春》在佛山邂逅了热情洋溢的观众。

观众汤小燕专门从澳门自驾到佛山观演,她说舞蹈和武术这两种艺术形式很好地融合,给她留下难忘的观剧体验。返家后,她计划选购一些香云纱服饰,通过衣着回味《咏春》。

英国观众Simo从事外贸工作并定居广州17年,当晚他与妻子一同前来观摩2023中国·佛山大湾区功夫电影周开幕式,感受佛山浓郁的武术氛围。他说《咏春》通过舞蹈语言来推进剧情,让他更好地理解中国武术精神。

舞剧吸引众多本土市民前来观演。学习咏春拳12年的市民侯贺淳认为,舞剧可圈可点之处在于“能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

佛山咏春师傅董崇华是舞剧《咏春》武术顾问、咏春指导,他受邀登上2023中国·佛山大湾区功夫电影周开幕式舞台进行武术表演。董崇华说,《咏春》回到叶问的家乡,回到咏春的发祥地进行巡演,前来观剧的观众中很多是年轻人,让人感到很振奋,因为中国武术需要年轻人来传承。2023中国·佛山大湾区功夫电影周能把年轻人带到中华传统文化中来,让年轻人更多了解咏春,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扫码了解电影周更多内容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鹤婷

编辑/王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