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推动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的对接与对话

专家简介 宋俊华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主任、《文化遗产》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广东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会长,主要从事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公共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出版《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十多部著作,在《文艺研究》《戏剧艺术》《学术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高端访谈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近召开的佛山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激活粤剧文化、功夫文化、龙舟文化等“十大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织交融,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这是佛山市委首次提出“十大传统文化”,显示了佛山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当前,全面激活传统文化对佛山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如何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围绕这个话题,《理论周刊》专访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非遗促进会会长宋俊华教授,请他分享相关观察和思考。

1 激活传统文化对佛山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周刊》:就您的观察和理解,佛山提出激活“十大传统文化”体现了怎样的战略考量?激活“十大传统文化”将对佛山现代化建设产生怎样的影响?

宋俊华:佛山提出激活“十大传统文化”,既是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体现,又是对新时代佛山整体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新部署。从佛山文化发展历史中提炼出最能体现佛山特色的文化标志符号,进行传承、传播和弘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有利于统一全佛山人民对自我文化传统的认识,提升佛山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主动性,在全市掀起人人是文化传承人、人人传承文化的热潮。其二,有利于提炼和打造佛山城市文化品牌,突出佛山的标志符号,提升佛山的显示度,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佛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其三,有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精神,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探索佛山模式和佛山范本。其四,有利于明确佛山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向,更好地挖掘、利用佛山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知识经验和治理智慧,为佛山现代化建设提供资源和智力支持。

佛山作为岭南广府文化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文脉昌盛且绵延千年,积淀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为佛山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深厚历史文化滋养,是佛山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底气所在。大力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积极推动佛山优秀传统文化同佛山现代化进程同频共振,必将汇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力量,激扬迈向新征程的创新创造活力。

2 传统文化符号提炼要契合当代内涵和现实使命

《理论周刊》: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结合这次佛山“十大传统文化”的归纳梳理,您认为如何更好地提炼和展示佛山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宋俊华:佛山传统文化是佛山人民群众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等关系中不断创造、传承的各种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人文化等的总和,也是岭南广府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梳理和提炼佛山传统文化符号,既要考虑佛山传统文化发生发展的自身历史规律,又要考虑佛山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既要看到佛山传统文化与其他城市传统文化相比的特殊性,又要看到佛山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遍性;既要突出佛山文化符号的概括性和可见度,又要突出在传播利用上的可操作性等。从以上几方面综合考虑,佛山“十大传统文化”的提法整体是恰当的,也是被人民群众普遍认可的,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

当然,对其中某些文化符号的总结和提炼,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阐释和分析,尤其是“祖庙文化”“忠义文化”等的文化内涵和符号标志,还需要结合新时代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发展的要求,加以改造或赋予新的阐释,要进一步明确这些文化形态的当代内涵与现实使命,使其更加符合新时代佛山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3 传统文化“双创”要分类实施科学规范开展

《理论周刊》: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双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命力。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典型经验和需要避免的误区?结合佛山资源禀赋和发展需要,您认为佛山激活传统文化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宋俊华: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保持传统文化在当代生命活力的必由之路,也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项目的传统文化,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双创”措施。在这方面,我国各地在实践中做了大量探索,也取得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比如对物质文化遗产的“双创”,可借鉴故宫博物院的各种文创产品开发,也可借鉴敦煌博物馆所开展的文物数字化虚拟展示等模式,把物质文化遗产变成当代年轻人所追捧的国潮产品或新鲜体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创”,可借鉴新会陈皮所开展的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农户、市场等协同发展体系化生产性保护做法,把非遗产品多元化开发与体验旅游、研学等结合起来;也可学习柳州螺蛳粉采用网红代言传播、普宁英歌舞利用网络视频传播等非遗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式进行“双创”,让非遗传承传播与时俱进、与时代时尚同步发展。

当然,在传统文化“双创”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文化遗产所有者、传承人的文化权益,坚持伦理原则,科学规范地开展“双创”,避免文化碎片化、违背伦理、知识侵权等问题。

对佛山来说,要做好传统文化“双创”,当务之急是要做好几项工作。一是首先要摸清佛山传统文化的资源,并对其资源类别、特点进行分析,建立分类发展的清单;二是要针对传统文化“双创”,做好政策制定和标准制定工作,为传统文化“双创”科学化、规范化开展提供政策、制度和标准保障;三是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培训,不断提升传承人的创新发展能力;四是要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各方参与力量通过相互协作,实现传统文化的跨界融合发展。

4 找到与年轻人的融合点是文化传承的关键

《理论周刊》: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很重要的一点是推动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建立其与现代生活的连接。对此您有何分享或建议?

宋俊华: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关键是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找到传统文化与公众尤其是与年轻人的融合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现代生活。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其一,要加大对年轻人文化需要的调查研究,了解当代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取向。当代青年是随伴随国家经济富强过程成长起来的,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老一辈不同,没有从近现代中国屈辱史中带来的那种文化不自信或自卑意识,他们更容易接受和传承传统文化,表现在他们对汉服文化、国潮等的热捧。对当代青年这种文化心理,要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才能采取恰当方式开展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和传承发展。

其二,要解放思想,不断探索传统文化创新路径和方式,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尤其是年轻人文化需求的对接。传统文化本身是活态发展的文化,是流动的河流。传统文化要真正能够被年轻人所理解、接受和追捧,就需要按照年轻人所能接受的方式进行自我创新,并建立与年轻人的对话机制,让传统文化成为年轻人读得懂、喜欢读的文化。

其三,要全方位开展传统文化传播教育,采用传统媒体、新媒体手段和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场所开展传统文化传播,把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让传统文化成为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传统文化从“进校园”到“在校园”,从“进社区”到“在社区”,本身是对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传统文化宣传教育不够的纠偏,是对每个公民享受自己文化权益的保障。

其四,要加大传统文化“双创”的法律、政策保护,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或税收优惠等,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传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理论前沿

满足消费升级

应避免两个误区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近日在《经济日报》撰文称:当前,国内居民消费支出在总量持续扩张的同时,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突出表现就是消费升级。在居民总的消费支出中,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占比不断提升,成为消费新增量的重要来源。

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升级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在总量上,消费已经持续多年成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最大拉动力。从结构上看,消费升级会通过需求引领作用于供给端,用市场机制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消费者愿意为更高层次的消费支付更多对价,作为经营主体的企业会在价格信号指引下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加快新产品的推出,因此各种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会更加活跃,有利于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形成。从消费目的来看,享受型消费可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发展型消费主要服务于人力资本的提升,如教育提升人的智力水平,医疗、公共卫生提高人的健康水平,这对于劳动力队伍素质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创造条件更好地满足居民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不但有现实经济意义,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满足消费升级应避免误区。一方面,居民收入增加,并不必然意味着消费支出的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如果国内产业不能及时迭代升级提供高质量的供给,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就无法解决,消费者只能选择出国消费或者不消费,这样就无法实现消费升级与经济稳增长和产业调结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尽管在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增加的过程中,消费者可能愿意拿出更多消费预算,但更高层次的消费并不意味着资源浪费,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与扩大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并不矛盾。更加集约地使用消费预算,意味着我们在支出不变的条件下可以享受更多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不但会促进享受型、发展型消费,也符合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

如何更好满足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首先,持续做好“保主体”“稳就业”相关工作,并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夯实消费升级的经济基础。其次,牢牢抓住创新驱动这个“牛鼻子”,不断做强产业的创新动能,让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升级实现同步。再次,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供需的空间错配。要想更好满足群众需求,就必须要注重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消费新模式,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通过智能化的供需匹配和实时互动、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高效远程交付以及完善的售后保障体系来实现高质量供给的均衡化。

总之,消费升级过程是我国经济体系中原有的总量矛盾向结构性矛盾转变的缩影。这种转变既对供给端的产业体系提出更高要求,更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重要机遇。我们应该在高质量满足居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强创新动能,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编者整理 文章有删节)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叶小青

编辑/蔡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