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三高四新六集群 培育新质生产力

佛山市南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

1月31日,佛山市南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亮点纷呈,总结去年的成绩,也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过去一年,南海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工业成绩单:工业投资超450亿元;年产业投资项目签约总额超1100亿元;高企总数达415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工业技改投资增幅超35%,累计超2400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两化”转型。多项指标位列全市五区第一,体现了大区担当。

位于文翰湖板块的季华实验室。/通讯员供图

报告强调,打造智造强区、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是长期战略、历史使命。要坚持大抓经济的鲜明导向,主动扛起高质量发展的大旗,挑起新型工业化的大梁,迈开金科产融合的大步。今年,全区确立了“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导向,协同推动六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导向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热议。

从“两高四新”到“三高四新”

此前,南海区提出打造“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经过多年的持续培育,“两高四新”基本成型并持续强化。

今年,在“两高四新”基础上,南海区提出打造“高水平农业”,确立了“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导向,创新性地将高水平农业放在与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同样高度的位置。这既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树立大农业观”“将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的具体行动,也是南海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若农业现代化滞后,城乡统筹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将沦为空谈。”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南海具备发展高水平农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里水等镇街农业基础坚实,在现代农业领域已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

南海既有传统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业集聚,又有扎实的工业基础和强大的科研力量作为支撑,有条件、有实力建设高水平农业,推动与农业全产业链密切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南海的立区之本,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思维和理念同样适用于农业。”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罗伟海表示,当前,南海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拓展预制菜、农文旅等新业态,打造食品康养产业集群。

对此,南海区制定了《南海区食品康养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4-2030年)》,将围绕建设高水平农业目标,力争至2026年,全区食品康养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至2028年,突破800亿元;至2030年,突破1000亿元。

南海区人大代表、南方社区党委书记关广文提出,高水平农业发展需要科技、政策、市场、司法等多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政策方面应实施相应的补贴、保险等,推动农民思维转变。

南海区人大代表、丹灶镇石联社区党委书记冯宏洪也表示,建议政府部门重视农业产业平台、招商、设施、用地等方面的支持,推动规模化运作,让集约后的农地实现效益升级。

六大特色产业集群齐发力

在“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之下,南海区还着重强调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培育六大特色产业集群。六大集群涵盖一二三产业,是综合研判全区产业优势和产业方向之下作出的系统部署,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抓手。南海作为制造业大区,更加能够体会新质生产力是制造业保持“常青”不可或缺的动能,新技术和新生产方法不仅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也是推动区域产业体系向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方向发展的重要引擎。

现代金融服务产业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金融业是南海发展高品质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金融服务产业集群也是‘六集群’之一。”南海区金融业发展办公室党组书记陈敬英表示,接下来将全面抓好金融招商,加强产融对接服务,推动数字金融发展,全面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注入金融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固本培新’‘年轻态现代化制造业体系’,在我看来就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联合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南海科技局局长薛佩华认为,科创平台是支撑“三高四新六集群”发展的“坚实底座”,也是构建创新链产业链的“发动机”。

“大沥是‘固本培新’的典型镇街。”南海区人大代表,大沥镇委副书记、镇长游剑锋提到,大沥内衣、铝材等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高标准打造了一批佛山市数字化示范车间。当前,大沥积极推进产业上楼,锚定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新产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接下来,南海区还将大力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双十园区”,围绕“四新”产业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加快12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出打造5个以上国家级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推动7个以上产业集群链式转型,确保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两化”转型的比例达到60%以上。

促进市场、社会资源大开放

要实现大发展,既需要财政、土地资源的大投入,更有赖于市场、社会资源的大开放。事实上,除了产业经济外,南海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从社会资本中获益。

当前,“百千万工程”是“头号工程”,需要县、镇、村的多方面着力。对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报告提出大力盘活“沉睡”资产,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推广公司化发展、股权投资等创新举措,探索“分润模式”,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社会化多元稳健投资。

此前,丹灶镇荷村社区开展了公司化探索,由经联社牵头自建保洁公司,对辖区内的经济社和产业园区开展保洁服务,拓展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今年,南海区政府工作报告和丹灶镇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了探索‘分润模式’,这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开展具有新的指导意义。”南海区人大代表、丹灶镇荷村社区党委书记徐铨昌表示,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出台相应的指导办法和引导政策,让分润模式能够尽快被集体经济组织接受,推动农村资产增加。

报告还提出,要更广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这是政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城市建设资金来源的思路和举措。”陈敬英表示,广东金融高新区拥有银行、证券、保险、融资租赁、基金等基本全覆盖的金融业态和相对完善的金融产业链,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建设资金的有效补充,既能减轻财政压力,更有利于激活市场活力。

人才资源也将得到全面的释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使人才成群结队成为南海核心竞争力。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团区委书记麦凌宇建议,要充分利用好狮山大学城的人才资源,加强学生与企业的联系,开展相关活动,让他们认识狮山、认识南海,促成更多人才毕业后留在本地工作、生活。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毛蕾、黄轶彤、陆佩兰、刘浩斌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浩斌(除署名外)

编辑/蔡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