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提防“降温神器”变“伤人利器”

喷喷皮肤,止汗透心凉;喷喷衣物,变成移动空调衣;喷喷车厢,暴晒后快速降温……天气渐热,号称“一秒降温、迅速制冷”的降温喷雾开始在市面流行。6月17日,记者走访发现,市面上多数降温喷雾都含有酒精,消费者使用此类产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市消委会、佛山消防建议,市民谨慎购买及使用降温喷雾,注意消防安全,提防“降温神器”变成“伤人利器”。

上周,家住禅城惠景城的黄女士网购了几瓶降温喷雾,原本打算骑车外出时喷在身上降温。收货时,她查看产品说明,发现产品主要成分是薄荷脑和乙醇,“乙醇就是酒精,喷在身上要是不小心靠近火,岂不是很危险!”因担心有安全隐患,她选择了退货退款。

在顺德乐从上班的梁先生也给降温喷雾打了差评,“持续效果太差,喷身上没怎么降温,反而容易冒汗”。

6月17日,记者走访佛山市多家商超,未发现有线下商铺销售降温喷雾,但在各个网购平台,各种品牌、各种价格的降温喷雾比比皆是。据网店宣传,使用降温喷雾后,毛巾、树叶立马结出一层霜,暴晒后的汽车车内温度能从85℃快速降至25℃。

记者查看销量靠前的多款产品,发现主要成分多是丁烷、丙烷、薄荷醇、无水乙醇。丁烷、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无水乙醇则是纯度较高的酒精,都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降温喷雾的工作原理就是把易燃易爆气体通过加压液化存储在金属罐体中,喷出后迅速汽化吸收周边环境热量,从而快速降温。

2022年6月,江苏苏州有车主往车内使用降温喷雾后吸烟,导致起火,车主脸颊、手臂等多处被严重烧伤。

佛山市消委会发布相关安全提醒,建议消费者谨慎购买和使用降温喷雾,尤其是车主更要慎用。使用降温喷雾时,务必杜绝火源;在密闭空间内慎用,更不要对着明火直接喷射;不要让降温喷雾接触皮肤,避免烧伤、冻伤,因为有的产品可使局部温度降至0℃以下,若直接对着身上甚至皮肤喷,可能造成冻伤;不要将降温喷雾放置在车内暴晒,即使没有明火,降温喷雾经暴晒后很可能会因过热爆炸。

温馨提示

这些物品别放车内

夏季车厢闷热,一些小物件平时不起眼,但放在炎热的车厢中却可能引发爆炸,甚至导致车辆自燃。

打火机:打火机中的气体受热容易膨胀,且塑料外壳强度不高,容易爆炸,甚至引燃内饰导致车辆燃烧。

充电宝和手机电池:两者使用的通常是锂离子电池,在高温暴晒下有爆炸危险。

老花镜、放大镜、瓶装水等:这些物品具有凸透镜的效果,长时间聚光发热,很容易使焦点温度快速升高,引燃车内可燃物。

香水、花露水、酒精、各类罐装喷雾剂:目前车用空气清新剂等大多使用了闪点或沸点较低的溶剂,在车内长期存放易形成较高的局部浓度,遇到火花有闪燃甚至爆燃的风险。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龙凤

编辑/王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