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禅城区张槎街道开展“代表议事会”,为电动自行车管理等寻良策

聚焦“小切口”,办好暖心事。7月16日,禅城区张槎街道组织张槎组的市、区人大代表及街道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围绕电动自行车管理、教育、养老民生热点问题开展“代表议事会”,听取代表建议,共谋发展良策。

禅城区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建设舒心、暖心、同心、安心的人民满意之城、人人向往之城。此次活动是禅城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与禅城融媒体中心举办的汇民声·强“四心”——人大代表在行动品牌活动的第二场,市、区人大代表与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打造“暖心”家园建言献策。

会议现场。

电动自行车管理宜疏不宜堵

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超过3.5亿辆。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激增,道路交通安全、充电消防安全等问题备受关注。

电动自行车怎么管?充电桩怎么建?会上,不少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电动自行车使用符合社会需求,只能疏不能堵。”市人大代表、佛山大学党委副书记钟飞健表示,在道路行驶安全问题上,交管部门需要在牌照等方面加强规范化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关注电池风险问题,推动落实电动自行车定期更换电池。

在市人大代表,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苏晞看来,城市建设、道路规划要满足电动自行车的行驶需求,政府部门应抓好顶层规划设计,学习其他城市好经验,推行扫码换电池,加强换电池费用管理。

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装问题,市人大代表、广东至高律师事务所金融部部长招伟松认为,目前禅城还存在充电桩布局、选址、日常维护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多方合力逐步解决。他建议,落实好新订的《佛山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利用好城市更新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红利,同时继续做好、做实常规性的消防安全宣传和防护措施,加大对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引入,及时更新更换老旧充电桩。

“对电动自行车使用者设立扣分标准,做好登记管理、溯源惩罚。”“社区加大对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的巡查。”……会上,人大代表纷纷出招,为电动自行车系上“安全带”。

回归老人需求 让老人在家门口养老

据统计,禅城区目前有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近16万人,其中许多老人生活在老旧社区,面临诸多养老难题。

面对养老需求越来越大的现状,苏晞建议,要回归老人的需求,“老人大多喜欢在自己生活的周围或者子女工作的周围养老,社区养老就是很好的方向,可以利用旧物业、旧厂房等闲置资源改建,解决老人养老问题”。

禅城区人大代表、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党委书记李勇表示,养老问题可以依据情况分类,如可自理的老人想居家养老,政府可以在生活照料、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方面提供便利,并加强医疗保健。他表示,目前各地都在推行医养结合,除了区、镇街层面,还可以将养老机构的触角延伸至村居,在卫生服务站旁设立养老机构,让有需要的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养老。

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永庆介绍,张槎目前有6家养老机构、2000多个床位,能够很好地满足老人养老需求。他认为,做好养老服务不仅对社会发展有利,也是招商引资的稳定器,接下来张槎街道还会积极听取建议,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精细化管理 持续增加优质学位

“张槎街道仍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建议在整个区域发展时或是小区建设时就将教育纳入总体规划,全面统筹、全面谋划。”市人大代表,张槎街道智城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胜杜表示,可以考虑建设3岁以下的托育机构,鼓励民营资金进入该领域,解决上班一族生育、工作的衔接。

市人大代表、佛山市蓝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副厂长陶柳认为,目前学生寒暑假托管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建议将寒暑假托管班扩大,让更多家长能够放心孩子的安全问题。

何永庆表示,张槎教育资源相对完善,但在优质学位供给上仍要下功夫。他建议,发动社会资源力量、村的力量建立幼儿园、扩展小学,提供优质学位,同时还可以在原有小学里增加教学楼,增加优质学位。

禅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叶平表示,此次会议的三个议题都是市民群众关心的热门话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一起努力推动落实,希望人大代表继续多关注民生问题,通过调研收集情况并反馈,积极献计出力,共同为群众幸福加码。

文图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宇琴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