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榜单正式揭晓,来自佛山的GMCC美芝、Welling威灵成为榜单上的耀眼明星。从家用空调到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从电机系统到环保冷媒技术,美芝、威灵在ToB与ToC两大领域同步发力,精心构筑起坚固的竞争护城河。近日,佛山传媒记者深入美芝、威灵,与研发人员展开深度对话,揭开其“刷屏”背后的硬核创新密码。
位于顺德区的GMCC美芝科技产业园。
●电机突围:提高电机效率重塑行业格局
此次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高转矩密度高效铁氧体电机系统”项目,是跨界创新的典范。威灵电机产品团队大胆突破电磁、结构、制造等多学科之间的壁垒,依托低碳电机拓扑创新、高可靠性设计以及先进制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实现电机最高效率高达93%、噪音能量锐减80%、轴电压显著下降57%等多项突破。
“威灵电机每年的产量大概是2.8亿台,年出货电机如全部采用超高效技术,10年持续运行将省下三峡大坝一年的发电量。”威灵电机产品电磁研究专家屈欢说起研发的初衷时,语气坚定而严肃。他深知,提高电机效率对于降低碳排放意义重大。
在科研攻关的漫漫长路上,屈欢用“按下葫芦浮起瓢”形象地描述了其中的艰难。当前,电机技术已然十分成熟且同质化严重,研发工作极易陷入局部最优的技术陷阱。身为电磁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屈欢时常自我反思:“我能够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又能为其他专业领域带来怎样的提升?”正是通过这种正向与逆向思维的激烈博弈,团队才得以找到研发创新的最优路径,成功实现电机技术的重大突破。
●压缩机革新:小体积撬动多元应用场景
压缩机作为空调系统的“心脏”,通过持续不断地压缩和输送制冷剂,赋予空调制冷的核心功能。然而,传统空调外机体积庞大,存在如高层安装风险高、老旧小区机位不足等痛点。
而GMCC集成式变频转子压缩机,成功实现了压缩机的小型化革命,产品宽度相较于行业主流产品缩减了20%,为空调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对于高空作业的安装师傅而言,每减轻一公斤重量,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美芝热技术研究专家张添一语道出了压缩机小型化技术背后蕴含的社会价值。
美芝空压产品结构研究专家周杏标说,在过去,99%以上的转子压缩机储液器都置于侧部,占据了整机产品压缩机装配位置四成以上的径向空间。美芝通过颠覆性的储液器下置结构变革,以及自研的逆重力自主回油技术,实现全频段不间断供油和压缩机可靠运行,有效降低了空调整机产品的装柜量,幅度高达25%,大大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和产品市场投放能力,大幅降低仓储和运输成本。
当行业还在为环保冷媒带来的成本上涨问题争论不休时,美芝早已凭借超前10年的战略布局,悄然完成了技术突围。从联合国合作项目到全球首条R290压缩机示范线,美芝不仅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更以实际行动反向助力政策落地。
●研发新范式:流程简化激发创新活力
今年1月,美芝、威灵所在集团签发的一份《关于简化工作方式的要求》文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研究人员眼中,这一变革带来的变化实实在在。
“我们取消了月度绩效计划改为年度成长计划,项目管理也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了自动归档。”张添分享着管理上的变化。
周杏标则揭示了创新爆发的底层逻辑:美芝以全价值链协作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单兵作战模式。中央研究院负责前沿探索,为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方向;事业部专注于场景落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专利团队则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专利布局,为创新成果保驾护航。三者紧密协作,形成了完整的“创新链闭环”。
在屈欢看来,开放自由的交流氛围,为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在这里,他不仅是一名工程师,更是一名科学研究者。流程简化中节省下来的时间,让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技术研发中,不断追求技术突破。
文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靓、袁江帅
编辑 | 古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