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环两江先行区卫生健康强基创优行动助力健康佛山建设

7月16日下午,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卫生健康强基创优行动启动仪式在顺德区第五人民医院举行,重磅发布《佛山市推进环西江-北江区镇村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7月16日,佛山启动环两江先行区卫生健康强基创优行动并发布《佛山市推进环西江—北江区镇村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春

卫生健康强基创优行动,是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佛山建设的关键一步,更承载着佛山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推进环两江先行区建设的深远意义。

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关键之举

早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战略,迅速成为推动医疗体系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年初召开的2025年广东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指出,深入推进卫生健康“百千万工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

可见,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区域均衡布局是当前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主基调。

长期以来,佛山医疗资源同样面临着分布不均问题,跨区域就医情况频繁——全市36家三级医院,其中13家三甲医院有12家集中在禅城、南海、顺德,15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全部集中在市、区两级医院。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全景图。

随着人口加速聚集,我市部分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也使得老年人口对医养结合卫生资源的需求剧增。可以说,我市医疗资源布局正从总量不足转为结构不足。

佛山市二医院绿岛湖院区。

在此背景下,佛山弘扬“敢饮头啖汤”精神,依托环两江先行区实施卫生健康强基创优行动,既是对国家、省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也是对本市现实难题的靶向施策。

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

微观上,以环两江先行区作为深化卫生健康领域改革的试验田,卫生健康强基创优行动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系统性“拆墙松绑”,破解医疗资源配置失衡问题,让每位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中观上,卫生健康强基创优行动将提升先行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牵引带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高层次人才、高能级项目落地,为加快先行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宏观上,卫生健康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卫生健康强基创优行动有力推动医疗卫生水平与人民群众期待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全面提高人口健康素质,让全市人民以更强健的姿态迈进现代化社会。此外,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调结构、稳就业、促增长。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迫切需要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是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环两江先行区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典型区域,12个镇街承载着418万常住人口的健康服务需求。也就是说,先行区医疗服务资源和能力处于全市中等水平,医疗资源配置存在“规模达标与质量不足”矛盾。

卫生健康强基创优行动的内在逻辑在于“纵向强基,横向创优”,其首要任务就在“强基”,通过政策驱动,哪里不强就补哪里,哪些领域不平衡不充分就在哪里发力,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

聚焦先行区基层医院存在的人才短缺、设备落后、服务能力不足等痛点难点,卫生健康强基创优行动拿出了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措施,着力为基层医院“强筋壮骨”,从而实现先行区核心区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能力推荐标准。

一方面,加大市区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力度。

佛山推动五所有口皆碑的高水平三甲医院与6个镇街的基层医院结对共建,构建紧密的城市医疗集团、医联体、健共体,推动市级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下去,缩小城乡之间的鸿沟。像市一医院、市中医院就将全面接管龙江医院、白坭医院,实现“镇属市管”,让基层医院蝶变为区域标杆。

佛山市中医院的针灸科门诊内,市民正进行贴敷。图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石春菊

另一方面,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基层医院主要解决居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佛山将在先行区核心区6个镇街各打造1-2个重点专科,培育建设20个中西医协同旗舰型中医馆、中医阁,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真正实现“小病解决在基层”。行动就明确,提升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实效,区域内基层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服务率提升到75%以上。

大沥镇联安社区卫生服务站

知政君还留意到,先行区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让群众就医省时又省钱。

区级强、镇级活、村级稳,可以说,卫生健康强基创优行动将进一步推动高效的分级诊疗的有效实现,助力建设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建设人民城市的生动实践

7月14日至15日,时隔十年,中央再次以最高规格召开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一直以来,佛山坚持把人民城市理念贯彻落实到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中,为打造人民城市贡献健康力量。

此次佛山在环两江先行区推进卫生健康强基创优行动,是建设人民城市的又一生动实践,底层逻辑是以人民为中心。

让健康服务更优。

卫生健康强基创优行动另一项任务在于“创优”,开展“十大中心优服务”行动,由专科优势明显的10个卫生健康单位分别牵头建设指导中心,实施10个专项行动,实现人员、技术、服务下沉,提升服务供给效能。

龙江医院行政第三党支部组织中医师、康复师开展“龙江医院中医药服务进新华西村”义诊活动。

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提升行动,推动先行区基层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服务率提升到75%以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控制在190.7/10万以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行动,先行区核心镇街医疗卫生机构均能提供不少于8类1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遴选并培育师资不少于100人;眼健康服务提升行动,儿童视力检查及屈光筛查覆盖率达90%,每10万人口拥有眼科医师数不低于3.6名等。

让新需求被看见。

面对市民群众对卫生健康服务需求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以治疗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在环两江先行区率先打造“六医融合”改革样板,构建“医育照护——防治结合——康复养老”全链条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六医融合”涵盖医防、医育、医校、医企、医养、医产融合六大方面,打通部门、行业边界,绘就“全人群覆盖、全要素协同、全产业联动”健康服务新画卷,推动“人人健康”更上一层楼。

比如“医防融合”就在先行区镇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全科——专科”联合共管门诊,构建专科(专病)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完善医防融合服务内涵。又如,“医养融合”在先行区推广医办养、养办医、签约合作、社区服务“四位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力争到2025年底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65%,医养结合服务率达到50%。

健康是幸福的根本。

在人民城市理念的引领下,佛山推进卫生健康强基创优行动是顺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的重要部署,对于解决当前医疗卫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一行动必将有力支撑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为人民健康福祉筑牢坚实根基,让健康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佛山实践的鲜明底色。

知政主笔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莫璇

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春、石春菊

编辑 | 朱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