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顺德一中2名学子圆梦蓝天!

近日,顺德一中传来振奋人心的捷报——该校高三(6)班学生汪思宇、陈睿捷经过严格选拔,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优异的学业成绩和卓越的综合表现,成功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录取,光荣加入空军飞行学员行列,即将肩负起守卫祖国蓝天的神圣使命。

左:汪思宇,右:陈睿捷

这是该校近五年来培养输送的第6和第7名空军飞行人才。汪思宇、陈睿捷的录取,标志着顺德一中在国防教育和优秀人才培养方面再结硕果。

学子风采:责任担当与科学方法并重

高三(6)班 汪思宇

录取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个人分享:选择空军,就是选择责任。我会用行动证明,“一中人”的梦想可以飞得多高!

回忆起在顺德一中的学习和生活,汪同学特别提到高中三年的体艺节时,全班齐心拼搏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力量,塑造了其坚韧品格。在备考关键期,英语教师汪雅君不仅在学业上精准分析,更在他情绪低谷时给予温暖陪伴,是他信赖的“姐姐”。

学习方法分享:

1. 学习时间规划

早上尽量背诵文科需要记忆的内容。利用下课时间也可以进行小块的记忆。利用自习课大块的时间进行理科的学习。午休休息30分钟就可以保证精力充沛,其他可利用的时间可以自行灵活安排。

2. 学习习惯

每节课提前预习,或者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方便进入学习状态。

3. 调整心态

每天下午跑步,或去跟朋友看一下学校的风景。

寄语学弟学妹:胸怀天地,不负韶华

“世界很大,考卷很小。高三会有压力,但要记住保持快乐。人生不只有考试,更有无限可能。”

高三(6)班 陈睿捷

录取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个人分享:选择飞行技术专业,就是要为祖国航空事业贡献力量,捍卫祖国蓝天,保家卫国!

从校运会接力赛中与队友的并肩作战中,陈同学感悟到团队协作精神的关键,并将此精神延伸至学习,组建小组互助共进。语文教师邓琬宁和化学教师唐成亮是他学业上的重要引路人,特别是唐成亮老师为他量身定制的“基础题巩固计划”和每日专属答疑,助他突破瓶颈,重拾信心,“不仅提升了我的化学成绩,更教会我永不言弃。”

学习方法分享:

1.时间规划:采用“黄金时段法”和“任务清单法”,明确每日核心任务,周末进行专项训练与错题分析。

黄金时段法:6:30-7:15阅读英语或语文、晚上1小时专攻薄弱学科;

任务清单:每日用便利贴列3项核心任务,完成即打钩(如:整理数学错题10道+文言文翻译1篇);

周末专项:周六上午限时刷套卷,下午分析错题,周日预留2小时自由阅读。

2.心态调整:面对低谷期,运用“5分钟自由书写法”宣泄情绪;应对考试压力,通过听纯音乐和“积极想象法”预演顺利答题的场景来缓解紧张。

3.学科技巧(理科方向):

数学错题三色法:黑笔抄题、蓝笔标准答案、红笔写“卡壳点分析”;

物理模型本:将电磁学/力学常考模型画成简图,标注题眼关键词;

英语词汇辐射:以核心词(如"conduct")延伸词组(conduct a survey)、同根词(conductor)、易混词(contest)。

4.学习策略(以政治为例):只记录平时没听过的术语,尽量在相关的材料旁边记,有利于提高材料翻译能力;

刷题策略:选择题限时训练(12分钟/16题),大题按板块刷题,注重不同板块相对应的高频术语,久而久之,就对材料背后的知识点脱口而出,养成思维记忆。

寄语学弟学妹:高效比熬夜更重要

高一:可以选择加入学校部门社团,领略一中的人文风采,丰富课余生活,学习方面及时改变思维,自主思索并探寻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高二:学校各类活动丰富多彩,建议积极投入,锻炼自身社交能力,为人处事方面收获经验;学习上应该做到知识的整体掌握,对每个模块讲了什么内容有深刻认知,为高三奠定基础。

高三:与同学形成良好的竞争互助关系,同学间相互支持与帮助,营造亲和高昂的备考氛围,学习上与老师形成“1对1诊断”习惯,每月主动找科任老师分析试卷薄弱项。

通用法则:永远保留每周半天的“放空时间”(打球、和朋友聚会),高效比熬夜更重要。

专业护航:十年坚守铺就蓝天之路

学子圆梦蓝天的背后,离不开学校的系统培养和专业教师的辛勤付出。学校长期将家国情怀融入育人血脉,通过开设国防教育课程、组织研学体验活动、建立招飞培养体系,为有志学子搭建多元成长平台。

学校教师颜飞舞作为学校招飞工作的核心骨干,十年如一日为怀揣飞天梦想的学子保驾护航。从招飞初选的严格把关,到复选定选的全程陪伴与后期心理调适,他以“严爱相济”的教育智慧,提供了最坚实的支持。其卓越贡献也获得了空军招飞局的充分肯定,曾三次获评“广东省空军招飞先进个人”,并在2024年被授予“突出贡献奖”。

招飞复选和定选工作。

后期心态调适、信心鼓舞。

空军招飞局授予颜飞舞老师“突出贡献奖”。

顺德一中三次获评“空军招飞先进单位”。

顺德一中两名学子成功叩开空军航空大学的大门,是学生个人不懈奋斗、教师悉心培育和学校特色育人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教育之力,为强国强军事业输送更多优秀的蓝天卫士。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晓莉 通讯员顺一宣

编辑 | 朱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