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佛山:奏响“智造强省”最强音

“优质、精品、创新,正逐渐成为中国制造的新标签。”“要把‘掌握核心科技’的承诺,转化为用户家中实实在在的舒适安心。”“广东‘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一定会助力制造业迈向新的辉煌!”……

制造业是广东立省之本。省委“1310”具体部署明确,要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7月23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协办,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市顺德区委宣传部承办的“制造业当家”主题宣讲活动在佛山顺德举行。来自省市知名制造业企业的宣讲员们,以一个个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突破的故事,展现广东从“制造大省”到“智造强省”的跃升历程。

来自珠三角各地市委宣传部、佛山五区区委宣传部、顺德区属各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镇街党员干部、企业代表、高层次人才等600多人参加活动。

7月23日,“制造业当家”主题宣讲活动在佛山顺德举行。图为访谈环节。

从“起家”到“当家” 

打响“广东制造”品牌

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制造业家底殷实: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其中15个制造业大类规模居全国第一。

“有家就有广东造”,这一响亮的区域品牌背后,是广东庞大的泛家居产业集群,更离不开一批家电制造企业的坚守。

作为佛山智能家电的代表,美的集团智能家居事业群总监王卫海分享了美的从5000元起步,到今天5000多亿元市值,位列全球500强企业的故事。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是个艰难的过程,老技工看不懂数字化工单,IT工程师不懂生产流程……克服重重困难的美的,如今已拥有6座灯塔工厂,2024年海外营收超1600亿元。“美的的奋斗历程,正是中国制造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生动缩影。”王卫海说。

美的集团智能家居事业群总监王卫海作宣讲。

“我不想说我很亲切……”伴着电视剧《外来妹》主题曲的歌声,东莞市太平手袋厂陈列馆馆长黄良仁讲述了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的诞生。当时太平手袋厂一位老员工在总结中写道:“出货是没有定时的,只要港方电话一到,不管三更半夜,一接到通知,就立即赶到厂去,使产品顺利地准时出厂。”在大家的努力下,这家小小的手袋厂,第一年就超额获得了219%的利润。从太平手袋厂起步,东莞走上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发展成为全国第15座拥有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万”城市。

随着广东制造产品走向全国,广东味道也香飘各地。讲究原汁原味的粤菜中,酱油是灵魂,而这背后既有广东的烟火气,也有酱油制造业对传统工艺的坚守。

作为调味品龙头企业,400多年的岁月沉淀,让海天成为全球最大的酱油、蚝油产销企业,产品足迹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这正是海天高质量发展的秘诀所在!”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桂军强说,从自动化到信息化,再到智能化,海天实现从原料筛选、发酵,到灌装、产品出库的全流程AI赋能。如今,海天每年处理的2.5万亿颗黄豆,每一颗都要经过360度无死角的“体检”,这既从源头锁定了正宗风味,也确保了消费者手中的每一滴酱油都是高品质。

从昂贵的大哥大到手机降价普及,再到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每一次通信设备变革,都给中国人生活方式带来巨变。在这背后,离不开通信制造业企业的奋斗。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供应链首席专家兼创新发展实验室主任刘婷婷表示,从1996年提交第一件专利申请,到如今一共积累了9.3万件全球专利申请,累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1项,位居全球第一阵营。这些成果的背后,是中兴通讯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2019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是14%,2021年提升到16%,2024年提高到了20%。目前公司研发人员占比接近总人数的一半。

创新引领 

“广东智造”火热出圈

全球40%的智能手机、70%的消费级无人机都出自广东。从制造业到创新科技,从区域优势到全球化视野,广东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如何让世界爱上广东造?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市场总监朱磊回顾了格力电器的自主创新之路。从自主研发的压缩机,到不断迭代升级的精密机床;从适应极端环境的“冷酷外机”,到带来极致舒适体验的“分布式送风”新科技……格力电器将“核心科技”作为立身之本,自主品牌占到了出口销售总额的70%。

如今,再谈“中国制造”,早已不是“便宜”的代名词。中国制造正在经历一场“品质革命”——从“造得出”到“造得好”,从“造得好”到“让世界爱”。“优质、精品、创新,这些关键词,正逐渐成为中国制造的新标签!”朱磊铿锵有力的话语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这是一台血液分析仪,可以立即检测出血液各项指标,大大提升医生诊断的精确度。”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总监茅伟明说,曾经这个设备依赖进口,一台要20多万元,国产化之后,小型血液分析仪价格仅1万元出头,普及到了乡镇、社区医院,简单的检测仅需10元左右,普通患者都能负担得起。茅伟明称,要努力推动更多高端医疗器械普惠化,让更多中国人享受医疗制造现代化的成果。

汽车运输船如何实现中国造?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经营部副部长常蕾表示,2021年,广船国际专门建造了一条“薄板分段打印机”智能生产线,攻克了船体薄板变形控制这一“卡脖子”技术。2024年,广船国际总计建造完成了12艘汽车运输船。2025年,广船国际的汽车运输船手持订单量已排名全球第一。短短几年时间,我国汽车运输船制造实现了从一无所知到全球领先的奇迹。

从第一台燃油车,第一台发动机,第一台电动汽车,再到第一台飞行汽车,广汽集团始终追逐着中国制造的梦想。“我们打造第一台发动机时,可以说除了激情,什么都没有。”广汽集团工程师范禹回忆,就是在这样人少、钱少、条件恶劣的环境下,凭着“敢闯敢拼”的韧劲,广汽集团硬是实现了自主发动机从0到1的突破。如今,广汽发动机有效热效率突破46%,正向50%持续攀登。

在南粤大地,搭乘无人机领略城市风光已非科幻场景。广东的无人机制造业,占全球消费级无人机70%以上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50%的市场份额。

“我们是全球第一个上市、第一个实现商业化、第一个盈利的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企业。”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贺天星表示,作为广东本土企业及全球低空行业领军企业,亿航智能在广东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第一”。他相信,低空经济的发展将为广东、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澎湃动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

向新而行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访谈环节,广东省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向晓梅表示,广东未来将走向以新科学发现、新制造技术、新生产工具、新生产要素和新产品用途为特征的“新制造”当家。

1988年,富士康集团落地大陆第一站就选择广东,“我们看到广东更多企业从代工到技术输出,不断涌现新模式新业态。”富士康科技集团首席数字官史喆透露,未来富士康将继续聚焦广东,持续提升制造能力。

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共同迎接人机共生的智能世界”,华为中国政企智能制造系统部副总经理冯睿介绍,华为已构建自主可控、技术领先、开放共赢的AI生态体系,“我们聚焦将AI技术与行业知识深度结合,赋能千行万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助力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

着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广东正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张振刚认为,未来广东将在脑机接口、生物制造、量子科技、芯片制造、商业航天等方面领先世界。

本次宣讲活动通过沉浸式的大型宣讲,充分展现全省企业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以奋斗之姿全力推动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火热实践。

文字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阮凤娟

图片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关浩业、黎锦健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