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佛山开展“灭蚊大作战”构筑群防群控坚实防线

佛山日报讯 记者石春菊报道:7月25日,市卫健局、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以及社区基层代表做客佛山传媒《早晨从946出发》节目,讲解此次“灭蚊大作战”的爱国卫生运动应该如何科学部署、全民推进。

“这是一场关乎市民健康、必须打赢的硬仗。”节目中,佛山市卫生健康局爱卫科科长余盈盈指出,这场“灭蚊战”就是要发动一切力量,斩断蚊虫传播链条。连日来,佛山市、区、镇(街)三级防控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各级党政领导分片包干,责任层层压实到最小单元。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参与环境整治、病媒消杀、入户宣传工作,动员家家户户翻盆倒罐、清除积水。

顺德区乐从镇东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劳洁玲表示,专项行动聚焦“翻盆倒罐清积水”这一核心环节。为此,东平社区由网格员、楼长、物业人员组成三人小组,早晚两班对公共区域、房前屋后、阳台天台进行“过筛式”巡查,确保不留盲区。重点区域如天台等,更是部署了无人机进行巡查,并进行高频次、高强度的清理与专业消杀。

为何“翻盆倒罐清积水”如此关键?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和病媒生物防制科科长游建文在节目中解答:“传播基孔肯雅热的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其幼虫必须在水体中发育。一个不起眼的饮料瓶盖、一片凹陷的落叶、甚至一个丢弃的塑料袋里,只要积存少量雨水或生活废水超过一周,就可能成为蚊虫孳生的温床。”他指出,“布雷图指数”即平均每百户住宅内外环境中伊蚊幼虫孳生的积水容器数量,是衡量伊蚊密度的核心指标,希望市民能够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入户检查,确保监测风险的准确性。

打赢这场硬仗,每一位市民都是关键力量。节目现场,共青团佛山市顺德区委员会书记欧阳嘉声分享了接地气的动员经验:“我们已发动超五千人次的青年参与到这次爱卫行动中,未来我们会通过发放文创产品、增加志愿服务时长等激励措施,发动更多返乡大学生参与防蚊灭蚊工作,做好服务保障。”

专家强调,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市民要积极检查并清除家中、阳台、庭院内所有可能积水的容器(花盆托盘、闲置桶罐、废旧轮胎、一次性饭盒等),水生植物勤换水。同时,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电蚊拍、合格驱蚊液,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做好个人防护。

余盈盈也提醒市民,若发现公共区域卫生死角或积水点,可通过12345热线及时反映,相关部门和消杀队伍会立即响应处理。

从党员干部带头冲锋,到专业队伍科学消杀,再到千家万户“翻盆倒罐”,佛山正以一场细致入微、全民参与的爱国卫生运动,构筑起抵御基孔肯雅热的坚实堤坝。积水清空之处,不仅是蚊虫孳生地的消亡,更是市民健康防线的加固。

编辑 | 谭凯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