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在第56个世界标准日到来之际,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香港特别行政区工业贸易署、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在佛山联合公布了新一批“湾区标准”,内容涵盖产业、营商、文化等多个方面。
本次发布的一批“湾区标准”将直接助力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特别是在龙舟竞赛和志愿者服务领域。例如,WQ1-230《民间龙舟竞赛组织管理规范》统一了竞赛规则、安全准入与应急流程,为十五运注入“民间动能”,让散落在乡镇、河涌的千百条传统龙舟“一键”对接全运标准,实现了官方竞技与民间风俗的同频共振;WQ1-229《龙舟活动中心建设规范》通过标准规范全民龙舟活动基础性场所建设,为十五运前后龙舟活动中心建设提供指引,以可持续的场地供给激活全民龙舟新热潮,促进全民龙舟运动发展;WQ1-252《大型活动志愿服务通用规范》对志愿者从“头”到“脚”的仪容、从“问候”到“服务”的细项、从普通观众到特殊群体的“全龄友好”场景进行了全面规范,让“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的志愿服务成为湾区志愿者的亮丽名片。
“湾区标准”作为粤港澳三地先进经验共需、共享、共用的载体,已成为越来越多湾区人的共识,参与并使用的单位愈来愈多。“我们相信,在澳门诚信店中引入湾区标准,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也能优化当地营商环境,形成良性竞争。”澳门经济及科技发展局经济合作处处长陈凯诗表示,同时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机制,吸引到更多的投资来到大湾区共同发展。
截至目前,三地已联合公布262项“湾区标准”,涵盖交通、水利、中医药、绿色生态、养老服务等36个领域,有效服务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处长郑文涛介绍,“湾区标准”的应用已覆盖从重大基础设施到日常民生安全的广泛领域。在重大工程方面,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牵头粤港澳三地共同制定了《桥岛隧智能运维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27项系列标准,并在港珠澳大桥的信息模型创建、智能运维及数据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成功示范。而在民生安全领域,粤港澳三地依据共同制定的电梯风险评价“湾区标准”,为超过700家单位开展风险评估,识别出风险隐患超1.4万项。同时,香港机电工程署也依据该标准开展培训,推动此项评估在香港的应用。
接下来,省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携手港澳有关部门,拓展“湾区标准”深度广度,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养老、交通、物流等粤港澳三地居民关切的民生问题,持续研制“湾区标准”,推动标准在更多场景落地应用。积极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提升“湾区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
文图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唐格桢 庞伟杰
编辑丨朱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