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佛山受国家版权局邀请特设城市专题展馆,全方位展示佛山通过版权保护和创新运用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成果,进一步擦亮佛山“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名片。
佛山城市专题展馆以“醒狮文化”为核心IP,组织46家单位带来超过200种“醒狮”主题版权作品集中亮相。同时,来自佛山的多件”醒狮陶瓷作品和电影作品《长安的荔枝》则在广东馆展出。
佛山城市专题展馆以“醒狮文化”为核心IP。(通讯员供图)
文创产品多维展示
共赏传统文化版权转化运用硕果
佛山是岭南广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作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近年来积极通过版权保护和创新应用,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在本届版博会上,佛山以“醒狮·觉醒:传统IP的现代转化与版权赋能”为核心主题,深度挖掘醒狮作为佛山传统文化标志的丰富内涵,全面展示传统文化IP向现代版权产业转化应用的创新路径。
走进佛山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达2米的大型醒狮摆件,并配套展示狮头扎作工艺醒狮作品——“刘关张”狮头,在视觉上带给观众强大的冲击力。
狮头扎作是佛山代表性传统技艺,发源于明代,与舞狮民俗活动相伴而生,早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展览现场,狮头扎作技艺传人演示狮头扎作制作过程,让逛展的市民群众零距离接触这一传统技艺。
走进馆内,醒狮雕塑、醒狮剪纸、醒狮刺绣、醒狮雕刻、醒狮陶瓷等不同载体、不同材质美术作品,充分展现佛山丰富的民间文艺版权资源。此外,还有大量醒狮元素的文创产品,如服装、箱包、文具、生活用品、体育用品,以及动漫、影视、游戏中的醒狮形象等数字版权作品,都是佛山企业积极探索传统文化IP产业转化运营的典型代表。
佛山城市专题展馆醒狮文创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欣赏。(通讯员供图)
如HEA是其中较早探索传统文化版权转化的品牌,以传统醒狮形象为基础,创新设计了潮版“醒狮新世代”小狮子IP形象,并运用其推出服饰、箱包、文具、生活用品、体育用品等系列产品,深受年轻群体喜爱,在全国潮流文创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佛山城市专题展馆醒狮文创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欣赏。(通讯员供图)
又如禅城区本土文创团队“博天文创”深度结合佛山省级陶塑工艺大师作品,带来了狮头陶艺蓝牙音箱、音乐盒等重点文化产品,成为佛山立足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推动有机融入现代设计、创意产业并实现转化运用的生动案例。
版权工作深度分享
共建版权保护运用和交流交易生态
展馆特设的佛山版权保护运用和交流交易成果展览区,通过图文和数据展示佛山醒狮相关版权交易的成功案例,包括IP授权金额、衍生品开发收益和跨界合作项目,让市民群众深入了解佛山版权工作最新动态、服务举措和创新实践。
多件佛山陶瓷作品在广东馆展出。(通讯员供图)
2023年佛山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称号。2024年佛山著作权登记量达2.43万件,居全省地级市首位,软件著作权突破万件列全省第四。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佛山始终聚焦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持续高质量推进版权各项工作,包括发布运用全国首个《企业版权管理规范》团体标准,服务企业排查防范各类版权风险;建成全省首个版权商事调解机构,构建形成“人民调解+商事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全方位版权纠纷调解服务体系;高质量实施版权纠纷“一门式”和解机制,累计调解案件超过3.5万件,入选首批版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共建版权保护运用和交流交易生态。
可以说,佛山在此次版博会的亮相,既让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跨越山海与全国观众见面,又彰显版权作为创新引擎的核心价值——当3万亿规上工业产值的制造优势,遇上千年文脉的版权活力,这座城市正书写着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莫璇
通讯员 | 陈晋熙
编辑丨朱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