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高明花鼓调:乡音奏百年 古韵永流传

走进高明区更合镇泽河村祠堂,一面民俗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墙上记载着高明花鼓调多年来传承发展的历史痕迹。鼓、钹、锣、铜鼓、唢呐……各式各样的乐器完好地存放在一旁,村民走进祠堂,可透过一张张照片、一件件乐器感受村中独特的花鼓调文化。

站在文化墙前,高明泽河村花鼓调第七代传承人曾汝彬回忆起旧时农村婚娶的场景。“迎亲队伍领头大喊一句‘起轿’,迎亲队伍就抬起轿子接新娘回夫家。此时,花鼓调开始响起,现场热闹非凡。”曾汝彬绘声绘色地描述以往农村传统婚礼的热闹场景。

随着社会变迁,民间遗存的喜丧乐演奏形式已很少见。十多年前,在泽河村一群爱好民间艺术且富有责任感的年迈村民的努力下,泽河花鼓调得以记载留存。如今,具有民俗学、社会学、音乐学价值的花鼓调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泽河村的年轻人先后加入到传承队列中。此外,花鼓调还频频走进校园,登上各类民俗表演舞台,逐渐为人们所熟知,成为研究“六音”及高明农村婚娶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高明泽河村花鼓调传承人演奏花鼓调。

雀鸟鸣叫带来灵感 一曲喜乐传递祝福

过去,在高明农村,遇到红白二事时往往演奏喜丧吹打乐,以此表达喜庆吉祥以及寄托追思之情。吹奏喜乐时,会用到鼓、钹、锣、铜鼓(翘心锣)和两支唢呐,俗称“六音”。在更合镇泽河村一带,迎亲时所奏的喜乐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程序,包括“行街”“大过场”“岗雕上山”“下山虎”“十番”“南风云”“小开门”七个乐段。这种传统音乐形式因用鼓来指挥演奏,故被称为花鼓调,是高明区目前唯一完整留存的古老民俗音乐艺术,也是南粤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高明区唯一的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花鼓调的每个乐段都有独特的功能或寓意。如接亲路上演奏的“行街”音乐节奏明快,充满热情。“大过场”节奏变化快,一般在迎亲队伍与新娘陪嫁、本家较量互动时奏响。“岗雕上山”“下山虎”等曲调充满活力,用于新娘上轿返回夫家的路上。整场演奏以“小开门”作结,将气氛推向高潮。

近80岁的泽河村村民、花鼓调艺人曾汝彬介绍,花鼓调中的“岗雕上山”是本地特有的乐曲。高明位处丘陵地带,低矮山头多。在泽河村一带,有一种体形与麻雀相似,长着黄色长尾巴的鸟,其名为“岗雕”。它常在山间展翅飞翔,叫声十分嘹亮,为当地艺人的创作带来灵感。艺人用唢呐模仿岗雕的叫声,吹出岗雕由远而近、由低而高、由缓而急的声音,刻画出岗雕的豪迈奔放。这样热情欢快、充满活力的曲调深受人们喜爱,于是每逢佳节或者喜庆事,村民们都要演奏此曲,表达内心的喜悦,传递吉祥和祝福。

此外,关于花鼓调的形成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村里有一户大户人家娶亲,为了显示排场,专门请人编排了一支花鼓乐。婚礼上,乐队吹吹打打、穿街走巷,抬着花轿与聘礼去迎亲,十分威风。谁知回程时,经过一座小山岗,新娘子忽然耍脾气,下了花轿扭扭捏捏不愿上轿。正在迎亲队伍犯愁时,山上的岗雕被吸引过来,在空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迎亲队伍中有人突发奇想,提议模仿雀鸟的欢叫声吹一支欢快的乐曲。曲子吹出后,小姐终于欢喜地上轿了。这支曲子,便被后人称为“岗雕上山”。

传统嫁娶风俗式微 作品失传人才断层

迎亲组曲花鼓调的兴盛,与“作阵”“打阵”等旧时当地的一些民间嫁娶风俗紧密相关。“作阵”是指新娘出嫁当天,新娘的陪嫁姐妹预先准备一大堆石头、瓦片来“保护”新娘,以防新娘被抢上轿。“打阵”是指男家本房妇女抢新娘上轿,为分散陪嫁姐妹的注意力,会预先组织一群身强力壮的汉子助阵。最后,双方经过一番较量、谈判,陪嫁姐妹大喊:“叫大吹佬(六音乐手)吹些好听的!”乐手会马上吹奏“岗雕上山”。乐声响起后,新娘上轿,轿夫或其他人用红绸系上轿顶和轿门,启程返回男家。

时至今日,泽河村老一辈村民想起村中的风俗,还能清晰地记起花鼓调,可见当时该曲子的受欢迎程度。不过,随着新式婚礼逐渐兴起,不少村民舍弃了传统的嫁娶风俗,依附传统农村迎亲仪式存在的花鼓调逐渐失去其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此外,旧时的泽河村一带交通不便、相对封闭。而花鼓调具有农耕文化的典型特征,演奏的艺人往往是农民出身,只能在农忙之余学奏乐曲,受村中其他村民的聘请才会进行演奏。而乐曲普遍以亲手教、口口相传为主,很少有人专门记录整理,导致不少“六音”作品因此失传。

曾汝彬介绍,前些年,泽河村一带还留存着多支“八音”(铜锣、钹、小钹、小锣、木鱼、鼓和两支唢呐共八种乐器)乐队,他们受聘出席村中白事,在葬礼上奏哀乐,这个传统一直流传下来,但花鼓调却越来越少见,以致一些年轻村民一听见唢呐奏响,就以为村中有白事,不吉利。

再者,老一批演奏艺人日渐迟暮,体能的下降难以支撑他们出门参与教学、表演;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泽河村村民纷纷外出务工、做生意,留在村内继续传承花鼓调的人员较少,只有到特定节日才能凑齐演奏乐队;部分年轻村民听不惯这种传统的演奏方式,主动传承该项艺术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花鼓调的传承越来越艰难。

高明举办花鼓调特色文化展,通过图片、实物、影像等形式介绍花鼓调的百年历史和文化特色。/图片均为高明区博物馆提供

还原曲谱代代传唱 现代元素激发活力

在高明花鼓调保护研究实践基地,一份古老的“工尺谱”被完好地保存下来。这种形式的曲谱,在目前来说实属罕见。这份曲谱是泽河村村民曾汉强与花鼓调传承人曾华兴联合记录还原的。曾华兴是当时村中唯一能够演奏全段花鼓调的“六音”艺人。不过,他只懂得演奏,不懂如何记录。后来,高明区文化馆工作人员、花鼓调基地管理员麦柳艳找到村中的粤剧爱好者曾汉强,请曾华兴哼唱花鼓调的曲调,由曾汉强以工尺谱的形式记录下来。

这种用工尺谱记录的曲谱,只要谱上点、钉板(工尺谱高低长短音的标识),后代就能一直传唱下去。从此,曾华兴的徒弟学习花鼓调时有了新的范本。

曾汝彬回忆,拿到工尺谱后,他与其他传承人在祠堂对着工尺谱学花鼓调。此前,他们中不少人曾加入泽河村红光粤剧团,有一定的识谱、乐器演奏基础,仅仅跟着曲谱也能够将全段花鼓调还原出来。但是,要追求高质量的演奏,还是离不开师傅的点拨和长期练习。

据曾炳基等老艺人回忆,花鼓调起码有100年历史,传至他们手上时已是第五代。第一代传人是曾钢全,第二代传人是曾乙,之前应该还有若干代,但现在已很难考究了。目前,花鼓调已流传到第七代传人曾汉强、曾巨辉手上,乐队总人数达10多人。近两年,乐队原有成员中有一些已经上了年纪,腿脚不便,没有再参加演出。新加入的年轻人中最年轻的不过18岁,为花鼓调的传承带来了希望。近年来,乐队多次前往肇庆、清远等地表演。在2008年的佛山祖庙北帝诞庆典上,花鼓调出现在巡游队伍和舞台,深受观众喜爱和欢迎。

如今,花鼓调还走进了校园和社区。2015年,高明花鼓调研究基地在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高明校区挂牌。高明广职院大学生艺术团为传承高明花鼓调,专门打造了《传统花鼓赋新调,文化自信育新人——非遗项目传承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探索与实践》项目,采用五线谱的记谱方式重新编译花鼓调曲谱,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花鼓调,尝试将传统乐器演奏方式转变为合唱方式,让高明花鼓调以新颖的音乐方式展现在大众眼前。广职院外语外贸学院大学生还前往泽河村调研,利用周末课堂将花鼓调传承引入社区义教志愿服务活动中,为社区的孩子送上花鼓调课程,提高市民群众对花鼓调这项传统艺术的认知度。

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花鼓调的学习传承队伍。

去年以来,高明区博物馆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针对花鼓调项目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搜集与整理史料、拍摄花鼓调影片以及在泽河保护基地策划花鼓调展厅等。今年2月,高明花鼓调保护研究实践基地迁至更合镇泽河村祠堂并挂牌成立,基地内开设“百年乡音 古韵流馨”——高明花鼓调特色文化展,市民可在百年建筑中欣赏曲调悠扬的花鼓调,感受高明非遗文化的魅力。此外,该基地还在假期向对花鼓调感兴趣的各年龄层学员开设培训课堂,由花鼓调传承人授课,让花鼓调得以传承、发展,永葆生机活力。

文丨佛山日报记者谢文骏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