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配合量一下体温。”“请登记一下信息。”“请大家一定要带好口罩,做好自我防范措施。”这些话,禅城区张槎街道东鄱村冯波每天不厌其烦地对出入村子人员重复。他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是一名老党员。
冯波是东鄱村参加防疫工作的退伍老兵中的一员。他本可以享受清闲的退休生活,但在疫情的关键时刻,却请战出征,投身一线抗击疫情。
十五名退伍老兵吹响集结号
东鄱村位于张槎东大门,面积4平方公里,外来居住人员众多,四通八达,工商业繁荣。但这区位优势,在疫情防控初期也给东鄱村带来了不少压力,村里的出入口保留了11个,值守人手不足成了一大难题。
1月31日下午,得知疫情防控形势紧张,冯波去了村委会。“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又是一名党员,看到疫情爆发,总想为村里做点什么。”冯波说,军人的风骨就是“若有战,召必回”。
当得知村里防疫工作人手紧张,冯波二话不说,当晚回去后就通知了15名老战友,战友们获悉后也纷纷响应。第二天上午,一支由退伍军人组成的防疫队伍,在东鄱村委会大院内吹响了集结号。
经过简单分工,15人分到6个岗位。考虑到他们年龄偏大,村委会让他们值守早上8时~12时的岗位。
冯波为进出东鄱村的人员测量体温。
从2月1日至今,每天8时,冯波和战友就准时去到各自岗位,拍下一张图发到微信群里,报告到达“战斗岗位”,随后便在村口开展过往市民的体温检测和登记工作。“在疫情面前,我们为能够再次出征为集体奉献自己的余热感到无比自豪。”冯波说。
“虽然老了,但退伍不褪色”
近日早上,在罗鄱东街的一个出入口,记者见到了正在值守的冯波:一把红外线额温枪、一个口罩、一件红色马甲就是他的全部装备。他正忙碌地为进出人员量体温,指挥车辆停下来接受检查,看到有村民口罩戴得不规范,他也及时提醒。
“冯叔,天气冷,注意穿多几件衣服。”进出的村民不时和他打招呼。其中,一位拉着小拖车刚买完菜的老婆婆缓缓走过,看到冯波后对他说:“你的口罩不好,我待会拿几个N95口罩给你。”“不用了,你自己留着吧。”冯波帮老婆婆量过体温后说。
“她是我的姐姐。”待老婆婆走后,冯波解释说,“家里人知道我在做这个疫情的防控工作,都很支持我,只是反复叮嘱我要做好防护措施。”
虽然年纪大,但冯波干起活儿来一点也不输年轻人,前段时间暴雨和寒潮天气接踵而来,他与其他战友及工作人员一起坚守在岗位上。
“这是我第二次上‘战场’了。”冯波说,“年轻的时候我响应祖国的号召志愿参军,现在虽然老了,但退伍不褪色。何况我还是一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疫情不退,我们决不收兵,坚持站完最后一班岗。”
让冯波感触颇深的是,他的战友庞广浩虽然患有鼻咽癌,但却坚持要与其他战友一起到最前线站岗,经过大家反复劝说,最后只站了一天的岗。“我们都以他为傲!”
其实,15人中,有两人已经不住在东鄱村,但他们也每天坚持回村里参与值守,共同为村里筑就一道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
来源|佛山日报
文图|记者冯栋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