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开学首日 听听佛山校长怎么说

佛山日报讯 记者苏宏堃、黎红玲报道:9月1日,新学年开启首日,由佛山日报社主办的佛山+客户端开学“思政第一课”准时上线。来自佛山中小学的7位校长、副校长通过直播形式,将精心准备的“思政第一课”带给佛山中小学生。近两小时的直播中,校长们以富有思想性、亲和力和启发性的讲述,用充满温暖、力量和期待的话语,和学子交流师长们对学习、成长的理解。

其中,佛山市第一中学副校长李志伟以“‘规则’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主题,用两则小故事生动阐释了“规则”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了解规则、敬畏规则、遵守规则,在规则的保驾护航下,健康成长,脚踏实地走向成功之路。

石门中学副校长张国君则以“青年人的‘我可以’”为主题,对青年人的勇敢与担当进行讲述。“如果每一位学子都能自信、勇敢、有担当地说‘我可以’,撸起袖子走向自己的未来,相信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强大,而老师们,也会微笑着对你们说‘我可以与你们一路同行,为你们保驾护航’。”张国君说。

南海外国语学校校长禹飚在直播中分享了一个关键词——勇气。“勇气不仅是力量大,更是有足够的信心去做正确的事情;勇气不仅是胆子大,更是为了追求正义和真理,敢为天下先;勇气不是我行我素,而是审时度势权衡各方做出最有利于人民的选择。”在禹飚看来,有勇气的人能够战胜困难、能够适应环境。

通过观看直播,家长们纷纷表示,“思政第一课”十分有意义,引导孩子坚定理想信念,成为有用之人,将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新学期,‘心’成长!让开学充满仪式感,让孩子们在思考中汲取向上的力量,这就是‘思政第一课’的意义。”石湾二小校长任利华表示,很高兴能参与到这么有意义的活动中,愿更多孩子心“富足”。

“开学‘思政第一课’反响很好,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禹飚表示,接到“思政第一课”的邀请,很自然地想到了“勇气”这个话题,因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如果能有更多勇气去战胜困难、去适应环境、去突破自我,对个人、对家庭、对国家无疑都是大有益处。“站在孩子的视角跟孩子对话,是很有效且很有意义的事情。希望这节课,能给孩子们带来启迪,带着勇气向未来。”禹飚说。

“思政第一课”校长寄语

佛山市第一中学副校长李志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由种种规则维持着秩序,不管这种规则是人为设定的还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是规则,便具有制约性。人的行为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许可的行为,而不是一种完全的无拘无束的行为。因此,规则的制约性是普遍存在的,在规则面前应是人人平等的。

我们每个人都要敬畏规则,才能确保社会井然有序,家庭幸福安康!

石门中学副校长张国君

“我可以”这三个字,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它着眼于如何解决问题。我相信,同学们把所有的问题都纳入到一个“我可以做什么”的思考范畴,不沉湎于低落的情绪感受里,而是更理性地思索:如何能有耐心、有目标、有步骤地解决问题。我相信,多问自己“我可以做什么”,会比听之任之、冷眼旁观或满腹怨言更有力量!

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校长禹飚

勇气是我们生命当中一抹鲜艳的底色。没有勇气的人生,宛如一潭死水,清风掀不起半点涟漪。机会不仅垂青有准备的人,更对有勇气的人青睐有加。同学们,作为青少年,我们有幸生长在繁荣昌盛的时代,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学习先辈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带着勇气向未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校长谢善维

爱国很伟大,但是爱国的行动往往又是很朴素、很细微。我们自觉践行爱国主义,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热爱家乡做起。希望同学们平时就积极为班级、为学校、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把爱国的信念转化为在学习、生活、成长中方方面面的具体行动。

石湾二小校长任利华

同学们,我们该如何担负起责任,体现担当?我觉得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为班级奉献到服务于社会,从关心他人到关注整个民族的发展。勇敢地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一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负责的责任担当;二是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责任担当;三是对身边环境负责的责任担当;四是对家庭和谐负责的责任担当;五是对集体负责的责任担当;六是对自己的过错行为负责的责任担当。

灯湖三小校长凌燕

同学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新时代的接班人,理当把“勇敢、团结”牢记心中,不断发扬光大。充满信心去适应新学校、充满热情去迎接新生活,这是一种勇敢;直面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积极去改进、完善自我,这也是一种勇敢;不断挑战自己,不断去尝试探索有意义的新鲜事物,这都是一种勇敢。热爱班集体、努力为班级、学校多做好事、善事,这是团结的表现;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包容和欣赏,这也是团结;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尊重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是一种团结。

东平小学校长谢立清

生命是神奇的,生命那么精彩又那么脆弱。生命就像风中蜡烛,随时可能熄灭,失去光芒和温度。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能再来。我们的生命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也是父母生命的外延,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敬畏生命,就要尊重生命,就要充实人生,就要珍爱自己。

扫码观看 “思政第一课”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