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苏宏堃报道:佛山首批中小学校优秀校长教师市域交流9月1日全面启动,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展开制度化、常态化的中小学校优秀校长教师交流,优化全市中小学校师资均衡配置,为全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提供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保障。
据了解,纳入市域交流人员为佛山公办中小学在职校长教师,包括综合办学质量好或办学有特色的中小学校校长;市基础教育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区级及以上的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相对薄弱学校有培养前途的校长教师。从9月开始,2022年度全市将有100名优秀校长教师参与到市域交流中。
交流由市教育局统筹,既有优秀校长教师到相对薄弱学校进行指导型交流,相对薄弱学校派出同等数量的校长教师到输出学校进行跟岗的双向式交流,也有优秀校长教师和相对薄弱学校校长教师到其他学校的单向交流。

为保障交流取得实效,市、区教育部门将会对参与交流的校长教师开展考核,并在教师岗位等级提升、职称评聘、荣誉评选等方面对表现优秀者进行激励。对参与跨区交流任教(职)连续工作满1个学期及以上的校长教师,按照每人每月2000元的标准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跨区交流人员往返交通费、伙食补助费、意外保险费及交流工作经费等。
“开展中小学校优秀校长教师市域交流有助于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异,推动佛山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澜石中学校长郑继雄说。去年上半年禅城启动集团化办学,以华英学校为核心,澜石中学等多所禅城中小学纳入佛山华英学校教育集团(禅城组团),此后澜石中学与华英学校即展开互派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和交流,将集团校的交流落地在具体的教学教研活动中,在提升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管理、教学教研管理、课程建设等方面都收获颇丰。
前往澜石中学交流一年的华英学校教师卢嘉昕说,澜石中学正值从优质教育向品牌教育跃升的关键节点,“希望能在此时带去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还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班主任管理方法,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成长”。
佛山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优秀校长教师市域交流机制推动南海结对三水、顺德结对高明教育紧密协作,加强教育督导,探索新增普通高中市级统筹体制机制,加大市级层面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统筹力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相对薄弱区域及学校倾斜、延伸,推动形成有利于校长教师由“单位人”向“系统人”转变的体制机制,让“每一所学校都有好校长”“每位学生都有好老师”逐步成为现实。
编辑丨周师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