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末,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如期举行。据教育部消息,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2012年的17.2万人,跃升至2022年的1144.2万人,10年间翻了66倍。在佛山,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上报名考位,南海区、顺德区报考人数均超5000人,名额全部爆满,其他各区的报名情况同样火热。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报考教师资格证?拿到教资证后他们都当上老师了吗?有专家表示,教师是一份极需热情和责任感的职业,真正的好老师要在充分的职业情怀与漫长的职业坚守中长成,广大教资报考者宜保持平稳良好的心态和独立冷静的判断力。

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考场外,考生正在等候“教资”考试开始。/受访者供图
多个证多条路
“教资”考试排长龙
10月29日,周六,也是2022年唯一一次教师资格证笔试的开考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徐若然本来和同学约好拼车去考场,但临近出发才发现,排在自己前面的订单实在太多,除非加钱否则一时半会儿根本打不到车。而来到大沥高级中学考点,由于进校门需要出示健康码,排队进校的“长龙”延伸了几十米远。
“没想到这么多人考‘教资’!”徐若然说,非师范生的自己和寝室里的其他同学一样,其实还没有认真想过要当老师。对于考取教师资格证,主要是出于“多一个证多条路,以后做老师也挺好”的想法。广东东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冯勇则说,在备考教师资格证的同时,他还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找合适的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现在身边的同学都是多手准备,避免太被动。”
当天,走进教资考场的职场人也不在少数。站在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考点大门口,今年25岁的徐慧铆着一股劲,想尽可能一次性通过,“上一次这么用功,还是考大学的时候。”徐慧学金融出身,毕业后在佛山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现在正值双十一节点,她一周无休,每天加班到晚上11点,累得脚步虚浮。
徐慧想着再奋斗几年,就回老家茂名。面对未来,她还没想好回老家后要做什么,考“教资”是“给自己多一个选择”。大学时其父母就曾建议徐慧考“教资”,但当时她很排斥,参加工作3年后,她的想法发生了很大转变,开始有些羡慕做老师的朋友——“稳定,又有寒暑假,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一边,大学毕业8年后,30岁的王宇琳也参加了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王宇琳告诉记者,她本科就读工程类专业,毕业工作几年后主要在家带孩子,并自学了数学逻辑思维方面的知识,辅导孩子学习。“看到孩子的成长,有一种价值感。”在此期间,她逐渐爱上教书育人的感觉,希望成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并为此报考教师资格证。
岗位竞争激烈
“教资”门槛无形提高
年轻人为何热捧教师岗?通过多名正在备考教师资格证或已获得教师资格证的采访对象,记者得到了多样答复:“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证多不压身”“多一个证多一条退路”“考试难度较低”……
“从大环境来看,教师的薪资待遇不断提高,国家在编制上也予以优先保障,未来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大,这是‘教资’热度攀升的大背景。”顺德区教研室相关负责人分析,近几年,“教资”考试“热”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断攀升的大学毕业生规模,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持证就意味着多了一条出路。
不过,就算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也只是拿到了教师岗位的入场券。随着报考人数增加,成功考取教师岗位编制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在一些城市,名校毕业的博士、硕士竞相涌入中小学,教师的入职门槛已在无形中不断提高。
记者注意到,在2021年11月顺德区教育系统“英才计划”校招活动中,全区共有355个招聘岗位,经初试推荐,进入复试环节考生705人,经复试后拟择优录取优秀毕业生27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人,分别入职一中西南学校、华侨中学、伦教中学;研究生以上学历178人,占比65.4%;“双一流”高校毕业生148人,占比54.4%;部属师范大学毕业生25人,占比约10%;国(境)外毕业生18人,占比6.6%,其中有6人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爱丁堡大学、香港大学等名校。
“可以预见,教师岗位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深圳、广州、佛山等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中小学老师招聘参考人员学历越来越高,985、211名校、海外50强名校比比皆是。”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先哲看来,未来越来越多高素质的非师范生选择考资格证后当老师,将会给学校和学生带去不一样的感受。“这些学生由于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师范培训,刚开始可能会产生不适应。但由于学科基础普遍扎实,在掌握师范技能后也能有很好的发展,能让教师队伍更加多元化。”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说,越来越高的门槛,并不能阻挡大家报考教师资格证的热情,同时也折射出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当前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趋向于追求稳定,考公务员和教师编制成为不少学生求职的首选。”
冷静看待“教资热”
热爱才是发展动力
今年6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毕业生帅栩洁如愿考上狮山某公办初中语文教师的编制,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如今上岗两个多月的她逐渐明白,想当一名好老师,真正成为“家长和孩子信任的样子”绝非易事。“课程多、时间紧,更具挑战性的是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各种关系,需要老师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对教师职业有足够的热爱。”帅栩洁说。
成为顺德某初中老师不久的蒋宇也深有同感:“教师资格证只是一个从业门槛,它只是最低要求。”如今他同时带三个班的课程,还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每天处理班务,解决任课老师提的问题,备完自己的课就要忙到晚上八九点。
但对现在的生活,他也感到满足与幸福:“虽然很辛苦,但是我每天都能收获很多快乐。有很多可爱的学生,跟他们相处就是一种快乐。就算是有一些很难相处的学生,教育和引导他们,对我而言也是一种成长。”
“眼下也有不少报考者存在随波逐流的心态,尤其是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对自身缺乏正确定位,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规划。”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叶苑秀看来,目前“考教资”更多的是考量考生是否具有基本教学能力,但对其是否能真正“为人师表”、保持“职业热爱”,却没有明确界定标准。她建议选择从事教师职业之前首先思考以下问题:我适合站在讲台上教书吗?我喜欢跟学生打交道吗?我能够做好道德和行为上的表率吗?
“教师资格证只是成为教师的一个‘入口’,真正的好老师应该在充分的职业情怀与漫长的职业坚守中长成。”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先哲建议,未来应更重视教师专业素养考察,用好“教资热”,严把“进口关”。广大报考者更要保持平稳良好的心态和独立冷静的判断力,通盘考虑自身性格、兴趣、特长及未来规划,尽可能避免因特定行业的一时之热而一窝蜂涌入。
文丨佛山日报记者苏宏堃
编辑丨周师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