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佛山运动员积极备战省残运会

今年年底,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暨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将在清远拉开帷幕。在本次残运会上,佛山市将派出77名残疾人运动员,角逐包括田径、篮球、游泳、乒乓球和射箭在内的95个小项。

这些代表佛山参赛的残疾人运动员里,虽然他们的“人身”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完整”,但在追梦的“人生”路上,他们用拼搏和热血书写出了属于自己的别样篇章。残运备赛之际,连日来,佛山日报专访了多位残疾人运动员优秀代表,讲述他们鲜为人知的赛场和人生故事。

人物:曹远航

百米跑道,见证“人身”蜕变

11月的佛山,伴随着节气走过立冬,整体气温开始逐步走低,户外运动的人们也少了起来,但在佛山市世纪莲体育中心百米标准跑道上,却总能看到一个矫健的身影在来回飞驰,而她就是佛山残疾人田径队优秀运动员兼助教曹远航。

虽然因为年龄的渐长曹远航已经无法再征战短跑等速度型赛事,但她并未选择离开赛场,反而决定征战跳远等其他技巧性赛事。

在初见曹远航的第一眼,其干练的神情和健硕的身材让人印象深刻,训练过程中敏捷的身姿和常见的运动员也并无二致。

“其实我先天患有脑瘫,现在能和普通人一样走路,出征全国乃至世界性残运赛事,中间付出了无数的努力。”谈及自己这些年运动生涯给自己带来的改变,曹远航瞬间打开了话匣子。

曹远航表示,早年间出生时因为脐带绕脖,导致大脑缺氧,成了脑瘫患者,虽然家人辗转带着自己前往多地治疗,但始终未见成效。

随着岁月的渐长,曹远航本该入学就读,但因身体不便,时常遭到同学戏弄和嘲笑。“看着父母心痛和失望的眼神,我总想做出点什么,做出点成绩。”2004年,偶然得知残联要选拔运动员后,曹远航鼓起勇气向家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参加的想法,并最终顺利入选田径队。

曹远航在世纪莲体育场带队开展短跑前热身训练。

对于女儿做出的选择,母亲既欣慰又心疼,但最后只是化成了一句:“既然你选择了这条路,就算路再难走,你也要跪着走完。”

回忆起运动场上的经过,曹远航直言酸甜苦辣尽在心中。“真的很难,前三个月甚至在跑道上都站不稳。”由于脑瘫带来的身体不协调,曹远航即使在走路过程中,都会出现左脚磕右脚的情况。

为了改善上述这一情况,在教练组的安排下,曹远航只得在场下先进行力量训练。“让她先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完整的认知,避免在跑的过程中摔倒受伤。”教练邹建成表示,虽然经过小半年的训练,曹远航可以站上赛道,当时常人需要16秒跑完的100米,她却花费了整整32秒。

“我当时心里就一个想法,我不服,我一定要证明自己我能行。”看到自己的成绩落后别人一大截,曹远航咬着牙给自己加练,“那段时间因为训练强度特别大,每天都会把自己练到呕吐恶心,甚至后来还因此的了慢性胃炎。”

中间经过无数苦楚,2006年,曹远航最终顺利踏上了全国锦标赛的赛场,并凭借着15秒83的优异成绩,斩获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冠军。随后的几年里,曹远航还先后登上全运会和奥运会等众多赛场,用一个又一个的成绩,回应着自己无数的汗水。

“运动除了让我找到个人价值,也让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对肢体的控制能力能够接近于健全人。”曹远航表示,随着年龄的上涨,自己已经无法再征战短跑等速度型赛事,但是自己并没有选择放弃,“我现在正在全力训练跳远、标枪和铁饼等其他技巧性赛事,我相信我还能在省运会的赛场上再冲一冲。”曹远航乐观而自信地说。

人物:潘嘉敏

九尺球台,挥出彪悍球风

说起体育运动,乒乓球一直是国人最为关注和热议的项目之一。但是,残疾人乒乓球却一直以来较少得到关注。

“我其实很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我的比赛,这无形中会给我更多支持和鼓励。”作为曾经斩获2020东京残奥会乒乓球女子单打亚军的选手,来自顺德的潘嘉敏近日正在全力备战,坦言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能走得更久更远。

其实,早年间的潘嘉敏并没有想象过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职业乒乓球选手。原来,因为身患脊椎膨出,潘嘉敏自出生以来便无法直立行走,“甚至在11岁以前,我都没怎么出过家门。”

2020东京残奥会乒乓球女子单打项目上,潘嘉敏斩获亚军。

一直困在家中的潘嘉敏,直到2009年顺德区的一次残疾人运动员选拔,才首次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

“当时选上后,我需要参加三个月的封闭集训,我当时真的很慌张。”潘嘉敏表示,在训练时,自己才第一次坐上轮椅,一边左手抓着轮椅的滚轮,一边右手挥拍,让她兴奋和新奇。

但是,随着训练时间的拉长和强度上升,疲惫和伤痛接踵而至。“每天训练接近8个小时,一直坐在轮椅上,因为不透气,屁股都生了肉疮。”潘嘉敏表示,当时每次训练完后都一屁股血迹,甚至最后严重到不得不手术。

虽然日常训练艰苦枯燥,但是潘嘉敏很快便收获了自己的一个大赛成绩。2010年5月,凭借着优异的训练成绩,潘嘉敏代表广东参加全国锦标赛,并在赛事上斩获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看到日常的付出如此快便得到回报,潘嘉敏更加坚定了自己练乒乓球的决心。“她真的很刻苦,别人休息的时候,她都会拉着我练球。”教练张键强向记者介绍,由于轮椅移动相对不便,在日常训练时部分乒乓球运动员难免会放弃较难接的角球,但是潘嘉敏宁愿推着摔倒在地,也会尝试扑身救球,“有时就算擦伤破皮,她也不会叫停,一直训练下去。”

作为曾经斩获2020东京残奥会乒乓球女子单打亚军的选手,潘嘉敏近日正在全力备战。

而正是因为日常训练一丝不苟,潘嘉敏很快便被选入到国家队,并最终代表中国出战东京残奥会。回忆起东京残奥会上比赛的经过,潘嘉敏直言既满足又惋惜,“能代表国家出战真的很荣幸,但是当时在决赛舞台上我先胜两局,因为心态变化却最终落败,止步银牌。”

潘嘉敏表示,东京残奥会的失利并没有击溃她的内心,反而坚定了她下次必须再次杀回奥运赛场,证明自己的实力的决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现在正在全力备战省运会和亚运会,我甚至希望我60岁也依然能够活跃在赛场上。”潘嘉敏乐呵呵地说。

人物:蔡阁雅

转战射箭,飞出毕生梦想

除了田径、乒乓球等传统项目外,近年来,佛山在射箭等新兴领域也涌现出不少优秀代表。其中,来自三水的蔡阁雅加入该项目已有十年,在此期间她已先后斩获17枚奖牌。

说起加入射箭项目的经过,蔡阁雅坦言仿佛是命运在冥冥中给了她指示。原来因为幼时的一场意外,蔡阁雅16岁时不得不对右小腿进行截肢,即使如此,她并没有因此觉得沮丧和自卑。由于行动方面确实有了缺陷,她认为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只有读书才会有出路。

2008年恰逢三水区残联运动员选拔,蔡阁雅在家人的鼓励下,来到了选拔现场,对于当时的蔡阁雅来说,残疾人体育是一个崭新的领域。

“当时的选拔氛围很好,很多项目的教练都看中了我。”蔡阁雅笑着表示,当时由于自己身体条件相对有优势,得到了篮球、赛艇和射箭等多个项目抛来的橄榄枝,“当时自己对残疾人体育一点都不懂,只觉得这可能是除了读书以外的另一条出路。”2010年,正式进入到省赛艇队里集训去了。

蔡阁雅加入射箭项目已有十年,在此期间她已先后斩获17枚奖牌。

回忆起自己参加赛艇训练的经历,蔡阁雅坦言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我特别活泼好动,但是赛艇的训练强度真的超出了我的承受极限。”蔡阁雅表示,每天8个多小时的训练过程中,除了力量和技巧训练外,还时不时进行10公里拉练,这让一度正值青春年华的她怀疑起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虽然训练异常艰苦,但蔡阁雅还是咬牙坚持了整整两年,“但后来因为赛事调整和定级变化等原因,我们整个赛艇项目忽然有一天被通知全体取消。”忽然遭遇此番重大变故,蔡阁雅内心受到了重重一击,“我当时内心五味杂陈,感觉这些年的付出都白费了。”

正在蔡阁雅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时,射箭项目教练给蔡阁雅抛来了橄榄枝,“我当时想的是,赛艇那么辛苦我也能坚持,射箭我一样能行的。”于是,蔡阁雅迅速收拾好行囊,临时转战射箭项目。

说起从赛艇转为射箭期间所遭遇的最大挑战,蔡阁雅直言除了项目技法上的领悟外,更重要便是性格上的调整,“我原来是一个时刻不能停的‘好动分子’,现在却要求我练成‘一动不动’的沉稳性格。”

蔡阁雅表示,为了实现在新项目上的尽快突破,她除了根据教练要求完成日常拉弓训练外,还会用瑜伽带模拟弓弦在休息时练习调整自己的姿势和发力技巧。就这样,经过大半年的训练,蔡阁雅很快便上手掌握了射箭项目,并在2013年先后参加全国性、国际性残疾人射箭项目锦标赛中收获6枚金牌、6枚银牌和5枚铜牌。

“其实最初的我站在赛场上,由于身体和心理原因,我甚至连站都站不稳,浑身发抖,但是现在我已经学会调整心态,迎接各种挑战。”完成从动到静的性格转换,达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目标,蔡阁雅直言自己仍不满足,“我还没有站上过奥运的舞台,这段人生的比赛也还没有到达终点,我会继续努力下去,永不言弃。”

文/佛山日报记者宋世伟

编辑丨朱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