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黎俏婷 通讯员陈芷晴报道:昨日,南海区召开工作会议,部署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全周期管理服务体系,提出争取用两年时间,基本建成以前期预防为前端、精准识别为中端、干预治疗为末端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全周期管理服务链,形成基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会上,南海区委政法委对《南海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全周期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总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
《方案》部署了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大力发展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实施关爱学生健康筛查工程、搭建南海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平台、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推进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做好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优化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助推南海区青少年心理健康“一镇一品牌”工程等九大任务。
其中,南海将搭建南海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平台,通过大数据预警模型,建立不同等级的干预机制,分派给不同的部门跟进处理。建立深入学校、社区的主动筛查识别机制,做好“学校-年级-班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利用“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站(室)对重点对象强化日常排查评估,利用学生关怀信息系统主动识别有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建立全流程跟踪的干预治疗机制,建立个案管理员制度和跨部门日常联动机制,按照属地原则对纳入名单的人员进行全周期管理。
记者梳理发现,《方案》创新之处在于打造以心理服务中心为支点的工作机制,以青少年为重点服务对象,延伸至家庭、学校、社会环境,规范青少年心理服务各环节的协调机制、服务流程等,调动相关部门、学校、基层单位、社会力量有效联动,开展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形成以前期预防为前端、精准识别为中端、干预治疗为末端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全周期管理服务链。
南海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麦绍强强调,要通过做好家庭教育,创建更多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平台,减少有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的增量。通过发展专业力量队伍,逐步化解存量。通过在区、镇建立个案管理员制度,做好重点个案的全流程衔接,打通一个路径,黏合服务碎片、打通信息壁垒,建立全流程跟踪的干预治疗机制。
编辑丨冼子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