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高明:锚定任务不放松 吹响全年工作冲锋号

2022年,高明区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站上千亿新台阶,2023年,高明区将如何开启新征程,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5月17日,2023年高明区政府全体会议召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区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高明区区长姜岳新表示,区政府系统要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通过落实九大任务192项具体工作,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开创高明全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正在建设中的珠肇高铁项目。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摄

当前,省、市已经吹响“制造业当家”的奋进号角,要做大做强制造业家当。对于高明来说,要如何布局新一轮的产业变阵,在新的高度上挺起制造“硬脊梁”?

2022年,高明区制造业引资400亿元,制造业市场主体数量、质量进入快速增长期。今年,高明将围绕打造“2+4+X”产业集群,从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数智化三方面重点出击,做强制造业家当。

优势产业高端化,高明将树牢产业链思维,坚持“一产业一方案”,全面摸清区内产业链底数,找准补链延链突破口,优化产业扶持政策,推动支柱产业加速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明已具备良好发展基础,引进了泰基科技、宝烽精工机械等工作母机企业,接下来将加强对省市相关部门对接,争取更多资源支持,规划打造工业模具产业园,发展壮大工作母机规模。同时,依托海天味业、溢达纺织、万和电气等行业龙头企业,年内将在推动食品健康、纺织服装、智能家居等传统行业补链强链上取得新的突破。

广东溢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示范工厂,湙可染无水染色技术实现量产。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摄

新兴产业规模化,高明将重点实施好“春苗计划”,即把战新产业作为招商重点,完善新赛道主动发现、前瞻遴选机制,锚定临空经济、数字经济、新材料、储能、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新产业,力争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形成引领。年内要依托中国中车、一汽解放、豪斯特等龙头项目,引进一批链主企业和产业链配套项目,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

传统产业数智化,高明将在全面完成数智化转型目标任务基础上,总结推广标杆引领“示范转”、产业链条“协同转”、产业集群“联合转”模式经验,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广东溢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示范工厂。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摄

当前,高明正面临机遇云集的黄金发展期。把握好这些机遇,高明亟须相匹配的产业空间作为硬核支撑。

今年,高明将着力在扩增量、优存量上下苦功,全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以实施“万千工程”为抓手,高明将全面推进总面积44.55平方公里的佛山临空经济区智造产业园规划建设,建好佛高区富湾装备园、国际智造园等特色产业园,加快形成万亩空间载体、千亿产业集群的新格局;推动“万亩千亩”工程,推进农业种植由地块零散、分散种植向园区化、规模化、品牌化、融合化迈进。

积极向存量要空间,高明将启动沧江工业园南片区整体改造,年内盘活低效产业用地5000亩以上、完成“工改工”1500亩以上。同时将抓好闲置厂房的盘活利用,推进农用地集约利用,新增流转农用地2万亩以上。

高明区沧江工业园。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摄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今年,高明区谋划重点建设项目109个,总投资1222.68亿元。接下来,高明将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增后劲、利长远的重大项目,落实领导挂钩、专班推进、巡回审批、审批代办、红黄榜等推进机制,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完成118.7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任务。

招商引资,是引进和生成项目的重要途径,是高明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去年,高明把握新机场等机遇,招商引资总额首破600亿元。今年,高明将把“一把手”抓招商作为当前“头号工程”,全力协调推动全产业链招商,系统梳理招商“两规两图”,有的放矢、精准招商,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不低于600亿元的目标。

高明区沧江工业园。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具有自身特色的土特产是乡村振兴的“宝藏”。佛山市拥有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高明区就独占合水粉葛、三洲黑鹅两个。另外高明区还有“粤字号”农优品牌17个。

为了全力做好土特产大文章,高明区今年实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2252”工程,通过三年努力,打造“高明食材”“高明美食”两大区域品牌,做强做优“合水粉葛”“三洲黑鹅”两大国家地标,完成粤菜师傅“五个一百”工程,形成两大百亿级乡村特色产业集群。

明城镇苗迳村内,满是三洲黑鹅的养殖场。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摄

接下来,高明针对利用土特产富民兴村的任务,将“2252”工程与省委“百千万工程”、市委工作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农文旅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以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高明将推动全区各界讲好高明“土特产”故事,大力提升高明农产品品牌的品质信度。

另外,高明还致力于促进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以“五个一百”点燃民间“烟火气”,以民间“烟火气”留住高明乡愁,真正把“2252”工程打造成利民惠民的德政工程、幸福工程。

绿色生态是高明的发展本底,乡村振兴更是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在推动农村产业振兴的同时,高明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依托高明生态禀赋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价值有效转化新路径。

高明万亩稻田园区。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摄

城乡协调发展是高明实现全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高明区城乡宜居品质持续提升,云勇公路建成通车,19条自然村窄路完成改造,高明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在此基础上,高明今年继续强调突出城乡协调,尤其要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以全市创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市”为契机,将区镇村发展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潜力板。

城乡协调发展,需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高明将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重点推进西江产业新城三期开发建设,加快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城市新空间。各镇街围绕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加快补齐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提升产业人口集聚能力。

高明将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图为高明西江产业新城。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摄

城乡协调发展,需要提升城乡功能品质。对此,高明今年提出继续打通一批城市断头路,统筹优化城市停车位及停车监管机制等一系列工作任务。深入实施“江河两岸、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行动,巩固提升“厕所革命”成果,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美丽的城乡人居环境。

城乡协调发展,乡村建设要跟上。高明今年继续全力打造“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高质量建设金色丰收、绿色康养、多彩缤纷、红色传承4个精华段,推动高明乡村振兴工作迈进全省第一方阵。

高明区皂幕山风景区。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摄

2023年政府工作重点目标任务

(一)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二)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落实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

实施战新产业“春苗计划”

新增“个转企”150家以上

净增“四上”企业75家以上

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00家以上

推进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

聚焦“2+4+X”产业发展定位,加快补链、延链、强链步伐

(三)持续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

全力推进核心区面积44.55平方公里的佛山临空经济区智造产业园规划建设,全面启动顺高合作园建设

加快建设佛高区富湾装备园、国际智造园等特色产业园

推动平谦国际智造园、万洋众创城等产业平台扩容提质

盘活低效产业用地5000亩以上

深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改革成果

推动全周期企业服务关爱体系行动方案迭代更新

年内招商引资总额不低于600亿元

引进外资30亿元以上

确保当年招商引资项目开工率达到50%

(四)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积极配合推进新机场以及广湛高铁、珠肇高铁建设

推进高明西部大开发、高明东西大协作

推进顺高更加紧密协作

推动高明乡村振兴工作迈进全省第一方阵

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力争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20%以上

推进西江新城三期开发建设

加快荷杨新一体化发展

(五)深入推进科教文化强区

探索“湾区科创+高明基地”和“反向飞地”模式

推进沧江工业园科创产业基地、富湾科技创新园建设

推进学前教育“5085”工程

培育认定骨干教师100名以上

完善“引育用留”人才工作体系

打造珠三角技能人才高地

实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提升三年行动

(六)积极补齐民生事业短板

支持区人民医院围绕三甲指标强基础、补短板

支持区中医院做大做强骨伤科、康复科

实现省卫生村、市健康村居创建全覆盖

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以上,促进创业750人以上

推进镇、村(社区)两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1500套以上,发放住房租赁补贴700户以上

确保农民收入增长12%以上

确保高明华英学校、东洲中学、荷城二小新教学楼秋季学期建成投入使用

改造提升农村公路不少于30公里

在中心城区建成5个公共充电桩站点、30条充电桩

(七)致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沧江工业园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

启动福临岭、黄翁山公园规划建设

新建碧道22.4公里

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环境空气质量全市排名第一

推广粮经轮作、稻鱼共生、林下经济等新模式

构建全域旅游城市

(八)促进社会治安治理现代化

统筹开展维护政治安全专项行动

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

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九)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完善干部甄别、奖惩、选拔、淘汰、保护机制

建立基层党群常态化动员体系

加快创建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区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嶒、何志勇 通讯员明宣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

编辑丨朱韵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