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东西部协作,促进文化交流,昨日下午,贵州黔东南黎平县红色情景歌舞剧《红军来到我家乡》在佛山禅城区金马剧场举行首演活动。市文化馆、禅城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总工会等单位代表及现场近700名观众参加首演仪式。

精彩的表演让观众大为感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任志耀摄
活动共安排6场(金马影剧院专场演出),持续至6月29日,预计观众达6000余人。
红色情景歌舞剧《红军来到我家乡》包含“打开城门迎亲人”、“鱼水情深诉真情”、“黎平会议定方向”、“曙光之城送亲人”、“共赴红色春之约”等章节。围绕黎平会议这一历史事件,以长征精神为主线,艺术呈现红军进入黎平后与当地老百姓产生的动人故事,凸显黎平会议在党史中的重要意义,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的精品力作。
黎平有“曙光之城”之称。1934年12月红军长征进入贵州,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了红军进入贵州的第一次会议,即著名的 “黎平会议”。会址被列为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入列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和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黎平同样是了解侗族文化的重要窗口。黎平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核心保留地,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有侗族人口40万。该县民俗文化浓郁,现有侗族大歌这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戏、月也、侗族琵琶歌等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摔跤、侗族芦笙会、哆耶(踩歌堂)、侗族河边腔等1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红军来到我家乡》首演现场。/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任志耀摄
近年来,在市、区两级大力支持下,两地文化交流、旅游合作持续加强。如黔东南州通过出台《佛山市民免门票游览黔东南旅游景点》等政策措施,大力促进佛山市民到黎平旅游。东西部协作以来,黎平侗文化与佛山岭南文化碰撞出一朵朵“惊艳火花”,不管是黎平侗族大歌与佛山舞狮的相遇,还是香云纱与蓝靛染的碰撞,不管是谷雨节的狂欢,还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火爆,都演绎两地文化融合、交流互动的精彩篇章。
《红军来到我家乡》首次来禅演出,是促进佛-黎两地文化交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又一盛事。
“看完情景剧心情难以平复,里面剧情历历在目。这部剧展现了红军的光辉形象,也是黎平人民拥护红军的生动再现。” 中共佛山市禅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罗毅韬表示,近年来禅城黎平两地文化交流颇多,接下来两地将在佛黔文化艺术节、广东(佛山)秋色欢乐节、佛山美食啤酒节等活动上,继续推出展现两地文化的精彩作品,持续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共同打造东西部协作文旅品牌。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长征精神,今天我们推出情景剧走进佛山,是想把两地更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两地东西部协作走深走实。“黎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甄映花表示,希望更多佛山百姓走进侗乡黎平,感受当地红色文化、民族文化,通过加深两地交流促进乡村振兴。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任志耀 通讯员禅宣
编辑丨朱韵耀


